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 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文章插图

唐朝和宋朝是我国两个诗词发展迅速的朝代,唐朝有唐诗,宋朝有宋词,如今我们合并把他们称为唐诗宋词。唐朝的诗人代表人物有李白和杜甫,李白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我认识,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在宋朝,也有几个代表诗人,如范仲淹的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为祖国的前途分忧的爱国情。再比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感情的真挚和执着,也堪称千古名句。
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文章插图

以上不管是杜甫李白,还是范仲淹等大诗人,他们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句,这是成就他们的名气之一。但并非所有诗人都像李白那样一生写下了成百上千首诗,有人因为写下了一句诗词而流传千古,他堪称中国“最懒”的诗人,同时也是幸运的,他留下了两句诗,你肯定背过。这个人就是苏麟,一听到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再来看看他写的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千古名句?如今这句运用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泛指许多事情。
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文章插图

其实苏麟之所以写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诗,还是和范仲淹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怎么回事呢?苏麟出生于北宋,和范仲淹属于同一时期的人物,早年在杭州做了一个小官,对生活现状并不是很满意。由于自己颇有才华,但得不到晋升,有些郁闷的同时,他希望能 得到别人的赏识。当时的范仲淹正好在杭州任职,官职较大是一个知府,苏麟听闻范仲淹能识人才,且对他的部下十分友好,对有才华的人经常推荐升官。的确历史上的范仲淹推荐了许多北宋大才,如狄青,富弼等人,都是经过范仲淹一手推荐最终成了名将和名相。
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文章插图

苏麟仔细一想,自我审视了一番,认为自己虽然有才,但常年出差在外,并不是范仲淹身边的亲信人,范仲淹对自己可能完全没有了解。但是苏麟也不想错过自己升官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于是计划要去见一见范仲淹,但不能盲目去,要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水平,给范仲淹一点提醒,不能说得太直白。苏麟见到范仲淹后,写了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诗表面写水写月,又写楼台的,其中的内涵苏麟表现得比较委婉。范仲淹作为大才,看到这句诗后也是秒懂,于是在考察了苏麟的相关工作成绩后,觉得苏麟的确是一个人才,就写了一封推荐信,很快苏麟就升官了。
花木!中国“最懒”诗人:一生只写1句诗却流传千古,如今耳熟能详
文章插图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用于当时范仲淹与苏麟的见面是有深意的,苏麟这是在向范仲淹暗喻现实,指的是范仲淹身边的人因为和他亲近而升了官,苏麟自己却因为常年工作在外,即使有才华但离范仲淹远而没有得到提拔的机会,苏麟暗示范仲淹给自己一个机会。如今“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句诗大多数用官场上,颇有些贬义的味道了,作为诗词的作者苏麟,肯定是一个颇具有才华的人,不过可惜的是,苏麟除了这首诗外别的没有被流传下来,这是一种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