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二 )


至于为什么“狐狸精”会和“勾引”联系在一起 , “狐狸成精”是一个很久远的文化想象 , 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 , 更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萨满文化 , 至今在东北地区还有遗存 。 但是狐狸的妖媚化、道德化 , 或者被诠释成勾引人的坏形象 , 是要到唐代以后 , 特别是宋代 。 比如朱熹就有对狐的负面评价 ,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宋代礼教秩序的确立 , 远胜于之前的朝代 。 加上志怪小说的演绎 , 这个形象在往后的明清时期基本确立下来 , 直到今天 。
至于为什么选择狐狸 , 而不选择狗、猫、鸡、鸭等其他动物来作为文学形象 。 我个人认为 , 一是可能和狐狸的长相有关 , 毕竟形象比较妖媚、神秘 , 发出的声音像小孩子 , 比其他家畜更可爱 , 也更具备文学化的底子 。 二是因为狐狸会偷人畜养的家畜 , 行踪不定 , 破坏家庭收入和生活物资 , 人们对它充满怨恨 , 编故事时也更想用狐狸的题材 。 第三可能跟民间长期流传的狐仙崇拜等民俗有关 。 当然 , 还有其他解释 , 暂不一一举例 。
其他|神、仙、妖、怪,有何不同?
文章图片

老版《西游记》中的玉面狐狸
@o苏西o:《白蛇传》里的白蛇形象的由来 , 可以唠唠吗?
徐颂赞:《白蛇传》这个故事的来源 , 最早起源于六朝志怪小说里的人蛇姻缘故事 , 发展于唐宋 , 奠定于明清 。 这里面有很多说法 , 有的说是唐代洛阳巨蛇事件 , 也有镇江金山寺白蛇事件 , 甚至还有学者认为来源于印度神话(巨蛇搅乳海)和中国民间传说的融合 。 从文本记载来看 , 唐代《博异志》《太平广记》、南宋《清平山堂话本》里的《西湖三塔记》 , 都有情节类似的故事 , 主人公名字都不一样 , 但基本情节都是蛇女诱惑男子 。 我们现在大众影视里白娘子、小青和许仙的故事版本 , 主要还是来自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的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
中外的神明与妖怪
@乔小笆:您可以简单概述一下东、西方;中、日等神明妖怪故事的异同吗?以您的研究来看 , 您认为产生这种异同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是哪几个?
徐颂赞:这个问题非常宏大 , 可以写N本研究专著 , 也有无数学者研究 , 我在这里只能简略粗浅地谈谈 , 可以分成中国与西方、中国与日本的神明故事、妖怪故事的比较 , 但是进行比较的维度和角度还是有无数种 , 可以比较它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对自然的认知方式、隐喻和象征、伦理取向、时空观甚至对动植物的描写、对人心理的把握……这里只能非常简略地谈谈 。
这几者的相通处 , 都是源自人们对人类的来龙去脉、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未知世界的文化认知方式 , 用来解释和描绘生前与死后世界 , 这种神话文化和幽冥文化 , 都构成了每个民族的独特文化 , 也诞生出无数文艺杰作 , 中国有《西游记》《聊斋志异》 , 日本有《古事记》、妖怪学乃至《千与千寻》 , 西方则有希腊神话乃至《魔戒》《哈利波特》 , 都是精品 。
至于不同的地方 , 暂时简单说三点:
第一 , 比较中国与西方(希腊、罗马与北欧)的神明故事 , 中国的神明除了少数创世神(盘古、女娲、伏羲等)为原生神明 , 其他神明多数是从人演变(成神或册封)而来 , 像佛祖、老子等是通过由人成佛成神而来 , 像妈祖、关帝等是对老百姓有重大贡献以及朝廷册封而成神 。 反观西方 , 神族与人族泾渭分明 , 神明多数是原生状态 。 其次 , 中国的神明多数有强烈的伦理道德取向 , 神话故事也强调神明对民族、国家和老百姓的贡献和庇佑 , 而西方神明则不一定 , 希腊神话里充满伦理悖论 , 甚至弑父、杀母、争战 , 强调的是个体的英雄主义和生命悖论 。 中国则恰恰相反 , 被老百姓崇拜的神仙几乎都是道德圣洁的 , 不能出现伦理瑕疵(神魔小说中对神仙的讽刺则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