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IP剧影联动,如何双向赋能?| 鲜见( 二 )


同时 , 操控这类项目的制片方 , 很多以“蹭热度、炒冷饭”为开发初衷 , 落到创作者手里 , 自然失去了改编的时间和资金支持 , 生产佳作就成了无稽之谈 。
【电影|IP剧影联动,如何双向赋能?| 鲜见】其次是改编后节奏的不可控性 。 剧版《无间道》三部曲2016年上线后 , 热度始终提不上去 , 除了卡司不强 , 没有原版电影明快的节奏感 , 或许才是原因所在 。
最后回到观众本身 。 长期以来 , 二者观影方式和价格的差异 , 让观众在观赏两种作品的心态上有所差异 , 观众本身的诉求也大不相同 。
加上二者的故事体量和内容密度差距不小 , 所以即便内容本身质量上乘 , 也容易失去市场的青睐 , 《四十九日·祭》本可以有更高的热度 。
电影|IP剧影联动,如何双向赋能?| 鲜见
文章图片

《四十九日·祭》剧照——图自腾讯娱乐
基于以上几点 , 影/剧互改承担着不小的风险 , 失败概率也偏高 。 所以在网剧精品化带动的行业升级后 , 该趋势声势渐微 , 制片方也主动降低了这类作品的投资规模 , 互改作品逐渐向小众、粉丝向发展 。
虽然大环境变了 , 但也不乏《爱很美味》等立志改编成其他形式的作品 。
和剧版《神话》《致青春》相似 , 爱情、生活题材的《爱很美味》有更灵活的改编空间 。 导演陈正道本身也是电影人出身 , 所以相比之前的为改而改 , 影版作品成功的概率更高 。
宋方金也认为:“影改剧虽弊大于利 ,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 它可以作为原创故事的一种补充存在 。 当然在创作过程中 , 选对剧本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 ”
如此看来 ,影/剧的联动想出好作品 , 找好形式和选对剧本缺一不可 。
所谓找对形式 , 可以参考美剧的相关经验 。
美剧市场虽有大量同名的电影/剧集 , 但翻拍屈指可数 , 大多是借用电影的世界观 , 推出新的故事和人物 。
如《西部世界》《尼基塔》《十二猴子》《神盾局特工》《超胆侠》等 , 除了背景和设定与原作一致 , 剧情、人物联系极小 。
这样既能利用影版的IP与情怀 , 还规避了观众挑剔的情绪 。
电影|IP剧影联动,如何双向赋能?| 鲜见
文章图片

《神盾局特工》海报——图自豆瓣
不过想做好衍生 , 直接考验国内编剧的水准 。 美剧之所以能灵活操作 , 得益于季播剧的形式和模式 , 哪怕有大IP夹持 , 收视率达不到要求一样被砍 , 倒逼创作者拿出更好的作品 , 吸引观众眼球 。
而国内传统的制作模式 , 好坏都是一锤子买卖 , 所以想真正玩转衍生 , 还需要整体工业水平的发展 。
简言之 , 形式只是外壳 , 好的作品 , 还是要回到内容和故事本身 。
随着内容升级与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 , 当下的市场环境中 , 一心逐利的互改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 , 反倒是一批青年创作者 , 根据观众的需求 , 重新开发互改作品 。
可以视作影/剧互改的2.0时代 。
新时代下 , 互改或许将改头换面 , 彻底杜绝蹭热度、炒冷饭的现象 。 而是从内容生产出发 , 根据不同形式、类型、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创作 。
当形式和噱头不再重要 , 内容也就有了开花结果的土壤 。
招募令
国内首档明星茶类故事文旅大型纪录片招募令
挖掘真实茶人故事 , 摒弃传统纪录片乏味 , 让纪录片真正走近年轻人
明星新老茶客带队 , 中国网全程报道 , 铸造高品质纪录片IP系列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