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河源传统村落探访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人文鼎盛跨越600多年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74年)的连平县忠信镇司前古寨至今已600多年 , 其围龙屋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 屋内有房间约1000间 , 可同时居住1700多人 。
花灯|河源传统村落探访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人文鼎盛跨越600多年
本文图片

鸟瞰司前村上新屋 。受访者供图
司前村还有其他有价值的古建筑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司前村不可移动文物5处 , 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 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四成 。 2019年 , 司前村被确定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
司前村中的司前古寨 , 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 , 多为泥砖、黑瓦、杉木结构 , 走廊、过道全部用鹅卵石铺成 , 整个古围龙屋只有上大门和下大门两个出入口 , 两个大门均为红色孔门 , 孔高2.8米 , 门宽1.8米 , 门墙厚度1.3米 。 大门上端左右设有两个圆孔“龙眼” 。
花灯|河源传统村落探访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人文鼎盛跨越600多年
本文图片

司前村上新屋巷道和两侧住宅 。受访者供图
大门两侧有两间更房(供看更人休息的场所) 。 紧挨更房的民宅比更房低少许 。 进大门迈过三条石槛 , 呈现在脚底的是鹅卵石铺砌成的大余坪(走乡串户的修补匠、木匠、货郎活动场所) 。 走过大余坪便来到二门 , 二门为方形双叶木门 , 门框左右下部各镶立大理石门墩 。 二门两旁各有一间众厅(各房族人用来聚会和保管公共财物的场所) 。 跨过二门齐门墩高的大理石槛 , 进入用鹅卵石铺就的椭圆形余坪 , 蹬上一层石级跨过露天孔门 , 可见四方形鹅卵石坪 , 越过石坪 , 便进入宗祠 。 宗祠分为四进 , 自东往西 , 一进为下厅、二进为中厅、三进为上厅、四进为后厅 , 一进比一进高 。
宗祠各厅房屋 , 或是伙房 , 供族人操办红白喜事、聚餐;或是行礼房 , 供拜祭祖宗;或是寿屋 , 供村中老人存放寿木;或是暗屋 , 供暂时停放已故先人遗体 。 宗祠上厅、中厅天花板上悬挂花灯梁各5根 , 供吊花灯、办喜事赏红 。 宗祠可同时摆80席八仙桌 , 能容纳600多人共同用餐 。
花灯|河源传统村落探访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人文鼎盛跨越600多年
本文图片

鸟瞰司前村下新屋 。受访者供图
宗祠后面是住宅 , 住宅沿祠堂左、右、后三侧兴建 , 依次升高 。 各栋住宅均横向而建 , 纵向设巷道连接横向住宅 。 巷旁各住户布局统一 , 前方是澡井 , 后方是卧房 。 房屋多为两层 , 楼上楼下由轻便木梯或竹梯连接 。
巷道由鹅卵石砌成龟背形 , 宽窄协调的大小巷道互相连通 , 形成错综复杂的路网 。 漫步幽静小巷 , 追思往昔繁华 , 你不得不钦佩先人的智慧和古老的文明 。
【花灯|河源传统村落探访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人文鼎盛跨越600多年】历经沧桑 , 司前寨古建筑虽显破败 , 但大部分保存完好 。 近些年 , 寨内的三个宗祠修旧如旧 , 她肃穆地支配着村民生活习俗 。
花灯|河源传统村落探访 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人文鼎盛跨越600多年
本文图片

2017年忠信花灯文化节盛况 。蒋才虎摄
赏花灯最能体现司前村民与宗祠割舍不断的亲缘维系和敬祖睦宗的淳朴情感 。
司前村是忠信吊灯习俗传承基地 , 每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八 , 各式各样的花灯和吊灯习俗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
据记载 , 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已存在忠信花灯和吊灯习俗 。 忠信花灯是传统元宵花灯习俗中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 , 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编织等民间文化于一体 , 风格迥异于外地花灯 , 闻名遐迩 , 是连平独有的艺术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