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祝马老108岁生日快乐!”马识途茶寿之年收到特殊礼物

1月5日 , 农历腊月初三 , 马识途步入了茶寿之年——108岁 。 当天 , 马老邀请了三五好友在家中叙话、吃生日蛋糕 。 与此同时 , 马老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祝福——一封来自138位马识途文学奖获奖学子的感谢信和视频祝福 。
【书信|“祝马老108岁生日快乐!”马识途茶寿之年收到特殊礼物】在马老女儿马万梅发给成都日报采访人员的照片中 , 马老正坐在书桌前 , 拿着放大镜 , 仔细阅读来信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 感受川大学子的祝福 。
这封信
代表138位学子向马老道声感谢
这封感谢信的执笔者王沁是第七届马识途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 王沁告诉采访人员 , 他的获奖作品《樱草》是他文学的初尝试 , 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 所以获得“马识途文学奖”是他终身无法忘怀的一件事 。 他表示 , 如果没有“马识途文学奖” , 自己可能依旧深陷在自我怀疑中 , 更不可能充满自信 , 对自己的文学梦如此笃定 。
“马老是我迷茫时亮起的灯 , 我感谢马老 , 感激马老 。 当然 , 这么想的远不止我一个人 , 我想曾获得‘马识途文学奖’的138个学子都对马老怀有这样的感激之情 , 这也是我写这封信的原因 。 ”王沁郑重地把信交到成都日报采访人员手中 , 委托采访人员将此信于马老108岁寿辰之际交给马老 。 在信中 , 王沁提到了“马识途文学奖”曾对川大莘莘学子带来的帮助 , 以及他们对马老的敬重与感谢 , 最后也为马老送上了108岁的生日祝福 。
拿到这封饱含真诚与感恩的书信 , 采访人员联系到曾多次负责马老书法展的诗婢家美术馆馆长赵文溱 , 希望能由他们将这封信进行专业化装裱 , 以期能够让这封书信得到更好的保存 。 赵文溱听闻后 , 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便紧急布置将此信装裱好 。 赵文溱告诉采访人员 , 在跟马老十多年来的接触中 , 自己所学甚多 , 马老的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的态度时刻鼓舞着自己 。
在采访人员的联络推进下 , 1月5日下午的“马识途文学奖”捐赠签约仪式上 , 采访人员将装裱好的书信交给王沁 , 由这位执笔者亲手交给马老的外孙刘晓远手中 。 刘晓远对采访人员表示 , “马识途文学奖”能帮助到这么多川大学子 , 他感到十分欣慰 。 “我们家希望这个事情可以更好地走下去 , 帮助更多青年学子 , 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上给到鼓励 。 ”
这段视频
汇聚来自五湖四海对马老的祝福
在写信的同时 , 许多曾获得“马识途文学奖”的学生 ,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成都日报的组织联络下 , 组建起了一个微信群 。 许多学子在群里联系到采访人员 , 并发给采访人员祝福马老生日快乐的视频 , 而马老也于生日之际 , 看到了这条由成都日报剪辑成集的祝福视频 。
第二届“马识途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梁豪在视频中说道:“马识途文学奖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 ”他表示 , 对自己而言 , 马奖不仅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成绩 , 同时更是一个无比坚实的起点 , 让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他坚定了继续追求创作梦、文学梦的信念 。 梁豪告诉采访人员 , 得奖时自己还是一个未出茅庐的小后生 , 特别渴望拥有理想的读者和专业的读者 。 “我一直非常感谢马奖和当年的评委们 , 是他们用他们的纯粹、专注、专业和认真满足了我这个文学愣头青的‘痴心妄想’ 。 ”
在成都文理学院任教的宋雨霜是第三届“马识途文学奖”获得者 。 她在视频中和她的学生一起祝福马老生日快乐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当她得知1月5日是马老108岁茶寿时非常激动 , 想借此向马老表达感激之情 。 “我这个曾经的寒门学子、土家族女孩 , 因为受到马老的鼓舞 , 如今才能成为老师 , 安心地读书写作 。 ”作为一名在高校教写作课的青年教师 , 她希望以此为契机 , 让“00后”的大学生和马老跨越时空“对话” 。 “这也是一种文学梦的传承 , 一种爱心与奉献精神的传承 , 希冀马老安康长寿 , 期盼年轻的学子奋发图强 , 用手中笔描绘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