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结束了,但更多喜剧人有信心了( 二 )


在类型之外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在取材和表达上 , 更加关注当下时代和用户生活 , 比如对互联网、减肥、超前消费等现象的讽刺和吐槽 , 就与青年文化息息相关 。
其中最典型的创作者莫过于大宇治水组合(大锁、孙天宇) , 在《偶像服务生》《时间都去哪儿了》和《一出不好戏》中 , 创作者用略带吐槽和讽刺的手法 , 将当下用户的追星文化、拖延症、看剧吐槽呈现在舞台上 , 让观众产生了强烈共情 , 其中《偶像服务生》就获得了“最受观众喜爱作品”奖 。
素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结束了,但更多喜剧人有信心了
文章图片

综艺是文化产品 , 自然也是时代精神和大众诉求的集合体 。 如果说类型多元化带来的新鲜感是观众一开始打开《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原因 , 那么在取材和表达上反应时代 , 深度贴近用户 , 与他们共情 , 才是节目始终牵引观众不断沉浸观看的原因之一 。
无论是类型还是取材 , 都建立在创作者敢于创新和突破的思维之上 , 这一点需要平台的支持 。
爱奇艺一直是这样一个鼓励创作者的平台 。 首先是在宽容度上 , 喜剧冒犯的尺度被最大程度的放宽 , 超前点播、编剧创作也获得了表达的空间 , 这是爱奇艺作为平台的“格局” 。
其次是在创作土壤上 , 爱奇艺作为面向全年龄段用户的平台 , 能够容纳不同类型、话题和创作风格 , 一方面是从平台中取材 , 另一方面也使喜剧创作不断得到正向反馈 。
可以这么说 , 爱奇艺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诞生和走红的充分必要条件 , 那么从爱奇艺走出去 , 节目其实还有待发挥的长尾效应 。
02喜剧人才从哪里来 , 往何处去
“没有小角色 , 只有小演员 。 ”
这句话是影视行业流传多年 , 同样也登上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舞台上的名言 。 但在决赛现场 , 马东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没有小角色 , 也没有小演员 , 只有努力的演员 。 ”
其实影视行业虽然经过了互联网的洗礼 , 但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相对封闭的行业 , 上升通道相对狭窄 , 包括演员在内的各类人才想要出头都不太容易 。
尤其是喜剧人才 , 受到行业本身体量以及创作难度的影响 , 往往蛰伏于各个类型和工种之中 , 但行业又需要大量的喜剧人才 , 于是常常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首先为行业提供的 , 是一大批有演技、有创编能力的好演员 。
怎么体现“好”呢?靠的还是作品 。
不同于其他喜剧综艺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创作逻辑很简单 , 就是“从观众中来 , 到观众中去” 。 综艺中的每一个节目都会提前在小剧场里经过观众检验 , 观众的反应会作为筛选依据 , 和帮助演员调整的手段 , 这保证了作品的基础质量 。
颁奖礼上被选出的三对年度喜剧搭档 , 都是靠一个接一个的优质作品积累了观众好感度 , 尤其是皓史成双组合(王皓、史策) , 从《世上最美的女人》到《披星戴月的想你》 , 紧扣爱情命题 , 发掘恋人之间相识、相处、分手、结婚中的喜剧效果 。
素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结束了,但更多喜剧人有信心了
文章图片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 如果说观众对大宇治水和逐梦亚军是“一见钟情” , 那对皓史成双就是“日久生情” 。 当然还有朝阳男孩、江东鸣等等组合 , 这些优秀的创作者们构成了一副喜剧人才群像 ,
不过每一个好作品出现 , 除了台前的演员 , 应该被关注的还有幕后的编剧们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和过往的喜剧综艺不同 , 不仅使用共创模式来创作作品 , 还将编剧也推到了台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