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我在构建自己的绘画世界 , 这个世界的范本就是敦煌 。 敦煌壁画的沧桑神秘而又瑰丽壮美的神圣 。 带我穿越了时空 , 让我跨过岁月而与她心犀相触 。 我的绘画语言中 , 自然及物质世界所构成的芸芸众物 , 皆能于形态或状貌上给人以美感 , 皆是源于敦煌壁画的色与形 。 我在敦煌壁画中 , 形成了自己的画面构成 , 繁与简的对比 , 色彩之斑斓与素洁的对比 , 线条之疏与密的对比 , 造型之现代与古典的对比等等 。 运用敦煌艺术语言的表现 , 再造自己的东方艺术精神 。 我之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 即观心得自在 , 忘忧得自在 , 如此 , 画为心印 。 ——范凤清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
文/冯海涛
范凤清老师的《画为心印 , 观心得自在》系列作品 , 灵感来自于敦煌艺术 , 也是其绘画语言树立的标志性作品 , 更是观音像的里程碑作品 。 《画为心印 , 观心得自在》系列作品中蕴含了敦煌壁画的艺理 , 也印记着范凤清老师自己的时代文化倾向 。 画面的现代与古典的结合 , 以及色与形的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 把敦煌文化与时代文化相融 。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
水墨语境 , 是中国画的标志 , 如果水墨语境丢失 , 那么中国画也就会从历史的舞台落幕 。 所以水墨语境是不可逆的 , 是永存的 。 因而任何绘画技法或者理论的与时俱进都要建立在水墨语境之上 。 水墨语境 , 非是狭义的水墨形态 , 而是指的文化属性 。 因为水墨是诸家的总辩证法则 。 所以敦煌壁画遗留的文化就是保护得最好的水墨语境 。 但是能明白此道理的画家少之又少 。 因而写生敦煌壁画的画家 , 几乎都是照摹照抄敦煌壁画的形与色 。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
敦煌壁画的元素在当代绘画的应用上基本都是临习 , 而无其他建树 。 范凤清老师却深谙其理 , 知晓临习敦煌是寻找文化 , 寻找最原生的水墨语境 。 也因此其创作出了《画为心印 , 观心得自在》系列作品 , 也为其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更是在观音像领域走到了最前沿 。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画家 范凤清
范凤清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首都博物馆书画院专职画家、人民画院艺委会委员 , 北京重彩画会会员 , 北京万合书画院副院长 。 作品全国美展三次获奖七次入选、先后在安徽红星美术馆、深圳1979藏乐阁博物馆成功举办个人展览 , 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
书画当代人物志|“书画当代人物志”范凤清的绘画语言“心语-观自在、忘忧-观自在”
本文图片

范凤清《观音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