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二 )





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文章插图

郑板桥
虽说,两人性格很像,怪癖也都很多,
但金农比郑板桥要圆滑老到、灵活机动得不少。
比如说他回杭州老家,
当地的官员就送了他半船的花雕和莼菜,
一般说来,对于送来的礼物,他都照单全收,
这一点喜欢互不相欠的郑板桥可做不到。
金农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不拘小节,任性得很。
虽和这位人精儿关系要好,
这点精明,郑板桥是学不会,
或者说根本不屑于学,所以可以赚钱的地方,
郑板桥是肯定赚不来。
两人最大的不同,由此可见一斑。



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文章插图

楷书《菖蒲》诗扇面 纸本 纵17.2厘米 横49厘米
50岁仕途失意,从此人生大逆转



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文章插图

金农虽生性洒脱,不看重功名,
但受传统的入仕光宗耀祖观念影响,
内心还是有那么点期遇明君,报效国家的小期待的。



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文章插图

金农《楷书为马曰琯作画诗册》之二
刚好,在他50岁时,
有人推荐金农应试博学鸿词科
(博学鸿词科是清康熙、
雍正年间为网罗汉族读书人的一种手段,
凡地方上博学多才之士通过举荐,
可以直接入京应试),
这对于金农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金农千里迢迢赶赴京师。
但天意弄人,这场荐举应试因雍正帝的去世而终止,
在一视同仁的新皇帝乾隆眼中,
科举出身的科班文人才是正统的。



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文章插图

金农《楷书为马曰琯作画诗册》之三
一场空欢喜的金农,只得郁郁南归。
为人正直的好友郑板桥在官场上失意的事情,
让知命之年的金农看清了官场险恶,自此绝了仕意。
50岁之前,这位向来无拘无束,
极富野逸文人气质的男人,
并没想过要靠自己的才能、自己的书画赚钱,
但现在,没有正当职业的金农也不得不被穷愁困顿而烦恼,
不得不以出卖书画为生。



菖蒲&他为了糊口55岁才拿起毛笔,74岁竟敢这样写楷书…
文章插图

金农《楷书为马曰琯作画诗册》之四
晚年卖画维生,穷困潦倒客死他乡
60岁后,金农没有回家乡,
而是选择了长居扬州。
商业发达、五方杂处的大都市,
有才、画工好的才子有很多,
为了在竞争中糊口生存下去的机会,
金农不得不在创新中找寻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在这种生计所迫的环境中,
金农就创造出了一种醇厚雅逸、
独属于他自己的书画风格,
开拓了我国书画的新境界。
虽然,金农才气凌云,
名列扬州八怪之首,却不善经营,
家道因此衰落。
故时常陷入乞食僧舍,或闭门自饥的窘境,
在食不果腹的时候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
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朋友袁枚,求写彩灯。
金农中年丧妻,无子,惟有一女,
晚年的他生活颇为凄凉,用他自己的话概括就是:
“余自先室捐逝,洁身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