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福之人,看心态便知”,高僧:他们往往拥有这四种心态

《菜根谭》有言:“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唯有风和日丽,草木才能欣欣向荣的成长;唯独心神淡定,人在何处不可喜乐融融。至此,安稳祥和之于自然万物,于人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佛语云:“相由心生,境由心变”。当一个人内心一念祥和时,那么万事万物自然是和煦温馨,少有繁琐嘈杂。倘若一念嗔怒起,那么看事物时自然可恨可憎,有可能引发避世的情绪。佛家#“有福之人,看心态便知”,高僧:他们往往拥有这四种心态
文章插图
所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要坦然对待事物的发展。毕竟世间祸乱不鲜,唯有做到“它明任它照大江,我自清风抚山岗”的淡定,方得乱里偷闲,祸中求福。那么,现实中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从容淡定,什么样的心态才算安稳祥和呢?关于这个问题,昔日我也从一位无名高僧口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高僧表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福,不看别的,只需观察他的心态就能够看出端倪,其中有四种难得的心态,皆是福报显现的前兆,哪怕拥有其中一种,都是有福之人。01为善不执佛家#“有福之人,看心态便知”,高僧:他们往往拥有这四种心态
文章插图
高僧说:“ 积福积德第一要义,就是要有‘为善不执’的心态,一念执善则无以召福,行善若不欲为人知,则为真善,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其福报功德无量。”众所周知,佛家是非常推崇行善积德之事的。在佛家看来,一切发善心的行为都能够为自己积累功德福缘,对修行,对改变命途都有着不菲的收获。然而行善固然没错,倘若一念执着“为善”,想通过行善图利谋财,那么这种念想就是一种畸形的“善念”,不仅带来的福德有限,一旦沉迷还有可能乐极生悲,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就好比佛家说放生是为人积累功德的善业,而某些不通佛理之人往往就偏信于此,故意去买一些动物放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求福求菩萨庇佑。佛家#“有福之人,看心态便知”,高僧:他们往往拥有这四种心态
文章插图
结果,放生的动物属于外来物种,放生之后导致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种“执善”的行为看似行善,其实是在给自己造业造孽,本想集福,反而消福,实在得不偿失。其实真正的为善很简单,只需有“如水润万物而不争”的平常心。凡行善举,不带功利心,不带目的,像佛菩萨一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发本我之心去行善,以一颗平常心助力众生离苦得乐,这才算是印证菩提,才是能召来福运的行为。02老死不惧佛家#“有福之人,看心态便知”,高僧:他们往往拥有这四种心态
文章插图
高僧说:“修佛的最高境界是了生脱死,而修福,也必须要把生老病死看破看淡。”有道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人有老死不惧的心态,以平常心看待自然规律的更替,才不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约束,才能修出慧明福德,破除无明。然而,“生老病死”向来都是人不愿主动触碰的忌讳,感觉说出来就会马上要发生,不吉利。但不管人如何回避,都无法阻挡,每个人都将面对,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当生老病死来临,我们要做的是随缘淡定。没来时,也切勿胡思乱想,杞人忧天。佛家#“有福之人,看心态便知”,高僧:他们往往拥有这四种心态
文章插图
越是执着于生与死的问题,越不得解脱,只会让自己活得如“惊弓之鸟”,每天都陷入恐慌之中,活得胆战心惊,唯有淡定生死,过好每一分每一秒,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恰如《金刚经》中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诸法像梦幻般虚妄,如浮影朝露般短暂,更似迅雷闪电一样变幻多端。总之世事是充满无常的,而万物都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这样的过程。不管这一切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守好自己的心,不被外物束缚,从容淡定过好当下,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时时观自在,念念得解脱。03吃亏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