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梁山周围到底有没有水?这是一个困惑很多人的问题。梁山,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梁山县。按照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描写,在北宋末年,梁山的周围有一片烟波浩渺的800里水泊,港汊纵横,芦苇丛生,山水相倚,易守难攻。正因为这种地理优势,宋江等英雄好汉才能够盘踞梁山之上,数次击退朝廷的围剿。可是,当我们仔细观察今天的地图时,却会发现另一个矛盾的景象:在今天梁山的周围根本没有大面积的水泊存在,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山。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文章插图
梁山卫星图我们再以梁山为圆心,画一个直径800里的圆,可以看到这个圆基本上全部覆盖了整个山东省的西部。而在今天的地图上,我们也根本看不到这么大的湖泊存在……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梁山周围根本没有水,更没有所谓的800里水泊。那么,北宋时期的梁山的周围到底是不是真的有800里水泊呢?假如有,为什么今天又消失了呢?一、梁山泊的形成其实,在北宋时期,梁山脚下还真的有一片水泊。而这片水泊的形成,和黄河的泛滥有密切的关系。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文章插图
黄泛区从地形图上看,山东省整体呈现出中间高耸,四周低平的地势。在鲁西一带,中间的泰山是一片高地,而其北侧和南侧都是平原地带。当黄河流经此地时,就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黄河泛滥区,俗称“黄泛区”。所以,每当黄河下游决口时,位于黄泛区的土地常常会被黄河水覆盖,成为一片泽国。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梁山,恰恰就位于黄泛区首当其冲的位置。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文章插图
按照史书的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末年,黄河曾经多次在下游决口,每一次决口之后,大水都会将梁山四周的土地淹没。在这些黄河决口的记载之中,规模较大的至少有三次:第一次是在五代的后晋开运元年(944年),黄河在滑州一带发生决口,史书记载:石晋开运元年,滑州河决,侵汴、曹、濮、单、郓五州之境,环梁山合于汶水。滑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滑县一带,距离梁山仅100多公里。黄河在这里决口,大水蔓延了整个黄泛区,并将梁山一带的土地全部覆没。最终,黄河水积聚在梁山四周,使梁山成为了一个水中的“孤岛”,形成了最早的梁山水泊的概念。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文章插图
黄泛区及梁山的位置到了北宋真宗的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第二次发生决口,这次决口的位置仍然是滑州:天禧三年六月乙未夜,滑州河溢城西北天台山旁……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泊。和944年的那次一样,这次大水同样肆虐广泛,最后注入了梁山泊中,进一步扩大了水泊的面积。黄河第三次泛滥,则是在宋神宗的熙宁十年(1077年),这一次黄河是在曹村(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带决口,距离梁山更加的近。此时的梁山泊由于黄河水的不断注入,水域不断扩大,于是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积。所以说,从五代后晋到北宋的三次大规模的黄河决口,使下游一带的黄泛区成为了一片汪洋的泽国,最终洪水环绕梁山,积蓄形成了梁山泊。尤其是在1077年的第三次决口之后,梁山泊的水域面积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决口!梁山周围没有水,为什么《水浒传》还要写“800里水泊梁山”?
文章插图
二、梁山泊的面积真的有800里吗?看来,在北宋时代,梁山泊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而并非是出自施耐庵的虚构。可是,梁山泊的面积到底是否真的有800里那么宽广呢?今天的我们当然无法去揣测宋朝时的水域面积。不过,小编查阅了北宋时期的一些史书,却在《宋史.苏轼传》中发现了一条比较重要的信息。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宋神宗熙宁十年,他受命出任徐州知州。可是刚上任不久,苏轼就遇到了1077年的那次重大的黄河决口,也就是前文中说到的第三次决口。《宋史.苏轼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可见,当时的黄河大水不仅注入了梁山泊,而且还倒溢了出来,沿着南清河一直灌到了徐州城下。身为太守的苏轼带领着徐州百姓一同抗击这次巨大的洪水,还因此在当地留下了治水的美名。徐州城中至今都建有一座“黄楼”,相传就是当年苏轼为纪念这次治水而专门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