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神作,好在哪里?

这两首散曲的创作风格与意境,高度相似。创作这首散曲的才子,正是与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同列“元曲四才子”中的白朴。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神作,好在哪里?
文章插图

白朴创作的《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样,画面感极强。完全抛弃了普通曲子“俚俗”用词,呈现出了宋词的含蓄婉丽的风格。一、《天净沙·秋》《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这首小令虽然遣词偏向于含蓄,但是用语还是非常亲民的。所以,即使过了六百多年再来看这曲子,它要表达的意思也十分浅近。曲子的主题是“秋天”,但是白朴无一字落在“秋”字面上。他只写“秋”带来的各种景象,让读者自己细细体会秋意。秋天,如血的残阳照到一座荒败的村落上。一缕袅袅的轻烟,不知打哪儿升起,绕过村口老树的枝叉,树梢上停着一只寒鸦。这只不祥的鸟儿,在那里等待着什么呢?在这个肃杀的秋天,周围的空气安静得有一些让人害怕,整个世界仿佛被空气凝固了。这时,一只大雁的影子,在地面上移动着。“它”是这一幅秋景中“唯一能动”的活物。你抬头望着大雁南归,就能看到记忆中的青山绿水。那里百草结霜、枫叶泛红,菊花也黄了。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神作,好在哪里?
文章插图

白朴的这一首《秋》,和马致元的《秋思》创作手法非常相似。开头两句同样是用了“名词联动”的方式来写景。两位作者前两句选择的词汇意象也高度重合,都用了“老树”、“寒鸦”来带来秋天傍晚的景象。白朴的曲子在最后两句里,通过“一点鸿影下”带出了一片海市蜃楼般的回忆场景。而马致元的《秋思》则是从三句起,自然切换出了幻想中一个近景。有人说,元人用《天净沙》写景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是这个习惯是从谁起的头,就很难弄清楚了。由于元曲四大家中,只有白朴一个人的生卒年比较详细。别人的资料都比较少。唯一能够肯定的是,白朴的年纪更长。马致远《秋思》相较白朴这个版本,写得更加曲折。镜头多次由近及远,由现实及想象调度。而白朴这个版本其实只有一个“转场”,即“一点鸿飞下”。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神作,好在哪里?
文章插图

所以,马致远的《秋思》,看上去仿佛是白朴《秋》的一个升级加强版。尽管《秋思》的创作水平更为高明,但是仍然有学者评价白朴的《秋》:随意挥洒,把曲子写出了词的意境。于朦胧烟霞之间,写出了天地间的寂寞,和淡淡的忧愁。其中最美的正是那一个现实与梦幻的“转场”,那“一点鸿影下”,你的视线本来没有投向天空中,可是你却看见了地下雁的影子。随雁影抬头看去,看见远处有一片与眼前的肃杀,截然不同的景象。白朴生于金哀宗大正三年(公元1226年),他的祖上三代都是金国臣民,他的父亲白华是金国枢密院判官。白朴小的时候家里非常富裕。父亲和大诗人元好问是通家世交。元白两家人经常在一起举办“诗会”,交流心得。元好问一直非常欣赏白朴的才华,时常夸奖他,说他是两家晚辈中最优秀的。长辈们都觉得,白朴有希望通过科举出仕,像他的父辈一样在朝廷里当官。没想到在白朴七岁那一年,金被蒙元灭国。他的父亲白华为了替金哀宗护驾,把他交给好友元好问照顾,而他的母亲最后却死在战乱当中。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媲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神作,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