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舞台上发光的老太太,走了

昨日 , 从江苏省演艺集团惊闻噩耗 , 我国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首届梅花奖得主张继青在南京逝世 。 采访人员昨日深夜联系上了单雯、孔爱萍两位张继青的学生 , 致以深切悼念的同时 , 也从她们的回忆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张继青的艺术成就之伟大 , 人格品质之高洁 。
舞台 , 就是她发光的地方
“张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个特别朴素的人 , 你根本想象不到那样一个朴素的老太太 , 上了舞台会那么的光彩照人 。 ”江苏昆剧院的青年演员单雯说到 。 单雯出身于京昆世家 , 1999年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 , 主工闺门旦和正旦 。 “张老师也算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了 。 首届红梅杯比赛的时候张老师也是评委 , 觉得我还不错 , 后来2007年时首批昆曲传承收徒 , 张老师就将我收入门下 。 ”在单雯看来 , 舞台上和舞台下的张继青极为不同 , “她的舞台 , 她对于角色的塑造可以让你忘却在私底下她是多么朴实的一个人 。 ”
|那个在舞台上发光的老太太,走了
本文图片

这一点孔爱萍也深有体会 , 孔爱萍主工闺门旦 , 如今是江苏省昆剧院第三代演员中的佼佼者 , 18岁进入剧团后得到张继青老师的指导 , 并在此后与张继青老师保持着密切的师生联系 , “张老师在生活中特别淳朴 , 淳朴到你都不会知道她是一个大师级的人物 。 但是一上舞台、一进入角色 , 那光彩真的令人叹服 。 ”孔爱萍回忆到 , 张继青长期生活在江南地区 , 她的身上也有着南方人特有的细致 , “她平时的穿着一点儿也不华丽 , 但是都特别的干净 , 细致 , 她所有的光彩都留给了舞台 。 ”
在观众眼中 , 张继青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南昆旦角 , 是戏曲界的冠上明珠 , 是昆曲艺术表演大家 , 在两位学生的眼里 , 张继青老师的严谨和认真才是最令人难忘的品质 。
严谨、认真 , 这是坚持一生的信念
当谈及初次接受张继青老师指导的时候 , 单雯和孔爱萍都表示 , “张老师在教学中极其的认真 。 ”孔爱萍回忆到 , 自己刚入团见到张老师时 , 内心非常紧张 , “那时候孩子见老师 , 多少都是有点怕的 。 ”剧团的教学与高校教学不同 , 并没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 而是更接近于传统的师徒相传模式 , “我跟你学 , 那就是一辈子的学习 。 ”孔爱萍说到 。
|那个在舞台上发光的老太太,走了
本文图片

张继青与孔爱萍
单雯也表示 , 张继青是所有闺门旦演员的学习对象 , 也是自己心中的偶像 , 能够跟随张继青学习是一件特别荣幸的事 , “张老师在教学上是非常严格的 , 她不常表扬 , 而是会不断指出你的不足 。 ”对于这样严格的教育 , 单雯甘之如饴 , “对我来说 , 张老师教给我的不仅是戏曲表演 , 更重要的是为人的道理 , 就是要认认真真唱戏 , 你的技艺一定要拿的出手 , 这是最重要的 。 ”
|那个在舞台上发光的老太太,走了
本文图片

张继青与单雯
观众们为台前娉娉婷婷的杜丽娘所陶醉 , 而不为观众所知的后台却是让孔爱萍最难以忘怀的回忆 。 “张老师在的后台室是非常安静的 , 她一进入后台就是进入工作状态 , 就要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到舞台表演上 , 这个时候不可以有任何外事来让她分神 。 ”在演出前 , 张继青是向来谢绝所有媒体的采访的 , 孔爱萍回忆 , “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前情入戏 , 过去老一辈的大家在演出前也是这样 , 进了后台开始准备了就入了状态 , 不愿意叫人打扰 , 也不在乎有没有宣传 , 她的化妆间也不贴名字 , 演出前闭门谢客 。 舞台上的演出就是最好的宣传 , 你舞台上技艺拿得出手 , 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 , 那胜过所有 , 正所谓戏比天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