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辛弃疾这首《踏莎行》,句句用典,竟是那样挥洒自如

说起辛弃疾,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宋词中豪放派代表人物,从这短短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辛弃疾作品的特点——豪放。其实,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还有另一大特点,那便是善于用典,在日常的阅读中,唐诗中的用典很常见,但是在宋词中却很少,而独辛弃疾的作品用典极多,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卫灵公$辛弃疾这首《踏莎行》,句句用典,竟是那样挥洒自如
文章插图

有人曾经统计过辛弃疾流传至今的600多首词中,用过典故的词作高达六分之五,总计使用典故1500多个,说实话,小佛读辛弃疾的作品,如果不结合结合注解,真的是读不懂啊,毕竟很多典故是的确不知道。
前人论断曾评论过辛弃疾在作品中大量用典一事,说是“驱使庄骚经史”、“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在辛弃疾大量用典作品中,有一类十分特别的,那便是“集古句”,所谓的“集古句”那便是集前人作品中的句子,构成一首新的作品,根据相关记载显示,这类创作手法在晋代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人仅仅将之作为一种游戏手段。今天咱们就来读一首辛弃疾的集古句作品——《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其词曰: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卫灵公$辛弃疾这首《踏莎行》,句句用典,竟是那样挥洒自如
文章插图

熟读四书五经的朋友,想必读完这首词一下子就能意识到,这首词中的句子全部用的都是四书五经中现成的句子,简直就是一首炫技作品,这些来源各异的句子被辛弃疾这样一组合,既不违背词的格律,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实在是难能可贵。
咱们具体来聊一聊这首词。
南宋淳熙七年,辛弃疾再次出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州,这时的他已经过了40岁,想把家人接在一起居住,于是在上饶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并为之取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次年,新居建好,辛弃疾却遭到了弹劾,再一次丢掉了官职,于是干脆入住“稼轩”,开始了惬意的归隐生活。《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便是写于他归隐“稼轩”之初。

卫灵公$辛弃疾这首《踏莎行》,句句用典,竟是那样挥洒自如
文章插图

上片一开始,辛弃疾就连用《易经》、《论语》中的三个句子,表明自己不愿意与南宋朝廷上的投降派们同流合污,“进退存,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一个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进,什么时候自己该退,正如辛弃疾在官场一样,朝廷用他,他就开心走马上任,朝廷罢他官,他就收拾好东西去过隐居的生活,现在的辛弃疾正在归隐中,他说自己不妨做个小人,像樊须那样,去学习耕种,去过田园生活。
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辛弃疾用了《诗经》中的两句话来回答,“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居住在用横木搭建的简易房屋里,在夕阳中看着牛羊成群归来。
下片进一步不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欢,起首三句分别来自《论语》、《孟子》、《礼记》,“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这些都是记录孔子不如意的遭遇,辛弃疾将之用在此处,是为了借以暗指自己政治上的遭遇。
【 卫灵公$辛弃疾这首《踏莎行》,句句用典,竟是那样挥洒自如】
卫灵公$辛弃疾这首《踏莎行》,句句用典,竟是那样挥洒自如
文章插图

辛弃疾遭遇不如意,却没有一直沉湎于悲伤之中,反而是自我嘲笑,“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两句话均出自于《论语》,辛弃疾用在此处,是为了表达自己用不着像孔子一样,成天为了大事操劳,不如学长沮、桀溺好好安于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