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要说近期热门的话题电影 , 网飞新作《不要抬头》必不可少 。 正如豆瓣短评所言 , “一个人对这部片子的喜爱程度和他的绝望程度成正比” 。 电影描绘了社会机器和公众面对重大危机(议题)时的荒诞和撕裂 , 同时隐喻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迫在眉睫的威胁 。
有博主直言 , 这不是一部科幻片 , 也不是一部政治讽刺片 , 而就是一部纪录片 。
要改写人类世界在这部纪录片中的结局 ,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片中科学家的声音被听见 。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 在我们身边 , 是什么遮蔽了科学家的呐喊?
01
否定科学的常见误解
似乎每一部灾难片都会以一名被忽视的科学家作为开场 , 《不要抬头》也不例外 。 而实际上 , 人们忽视或干脆否认科学证据才是重点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詹妮弗·劳伦斯在戏中饰演两名天文学家 , 惊人地发现地球即将受到彗星撞击并随之毁灭 , 于是极力游说总统采取行动拯救人类 。 这是一部讽刺作品 , 探索了个人、科学家、媒体和美国政客如何面对凶险且令人不安甚至不适的科学事实 。
文章图片
这是一部关于气候变化的讽喻作品 , 展示了那些能够针对全球变暖采取行动的人如何故意逃避行动 , 既得利益者如何误导公众 , 但同时更广泛地反映出科学否定论的猖獗 。
电影中故事的背景和人类现实中迫在眉睫的危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 , 个人可能对彗星撞地球无能为力 , 但对于气候变化 , 每个人都可以果断行动起来 , 缓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 。
我们一起来认清那些助长科学否定论的一些误解 。
误解1:除非科学百分之百确定 , 否则我们不能采取行动
当科学家们向奥尔林总统(梅丽尔·斯特里普饰)解释一颗彗星将会与地球相撞后 , 总统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有多确定?”得知确信度是99.78% , 幕僚长松了一口气:“哦 , 太好了 , 不是100%!”政府科学家泰迪·奥格尔索普(罗布·摩根饰)回答说:“科学家从来不喜欢说100% 。 ”
这种不愿宣称100%肯定的态度是科学的优势之一 。 即使证据指向清楚 , 科学家仍会继续探索以了解更多 。 与此同时 , 他们能认识到压倒性的证据并据此采取行动 。 有压倒性的证据表明 , 由于人类活动 , 特别是燃烧化石燃料 , 地球气候正在发生危险的变化 , 而且该发现已明确多年 。
文章图片
当一众美国政客对气候变化采取“拭目以待”的态度(或是电影中的“静观其变”) , 表示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采取行动 , 这时候 , 就是对科学的否定 。
误解2:科学家描述的现实令人不安 , 公众难以接受
电影名为“不要抬头”即描述了这种心理假设 , 而美国政客则据此作为不作为的借口 , 私底下大捞好处 。
文章图片
面对气候变化感到日益焦虑 , 这种心理反应不难理解 。 研究表明 , 人们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有效应对气候焦虑 , 比如更好地了解情况 , 与他人讨论相关问题等 。 这能够为个人提供了一种管理焦虑的方法 , 同时采取行动降低风险 。
2021年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 , 80%的人确实愿意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以帮助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
- 戴佩妮|戴军的初恋:《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 周晓鸥|幸亏杨和苏和金星说了实话,要不然还真以为“四公”有多意难平呢
- 段奥娟|杨超越的资源究竟有多好?《重紫》刚杀青不久,又接一部大女主戏
- 志愿军|用IMAX拍摄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战斗场面有多震撼?
- 因为|魏翔无实物表演一遍过,喜剧演员的哭戏有多感染人?
- 陈佩斯|春晚“小品王”的离去,我们终于迎来了小品不好笑的时代
- 时代|TNT时代少年团一共有多少首歌?
- 何猷君|谦大爷神捧究竟能有多野?一句话逗得何猷君,能把郭老师逼得打人
- 夏天|年度最佳夏日CP|剧评《那年,我们的夏天》|梨花剧场
- 关系|李谷一的孩子首曝光,是我们熟悉的歌手,曾连续20次登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