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嘘,别打扰我看广告



广告|嘘,别打扰我看广告
文章图片

题图 | 视觉中国
有人把电影拍成广告 , 也有人把广告拍成电影 。 从张大鹏导演的《啥是佩奇》 , 到陈可辛为苹果拍摄的《三分钟》……越来越多品牌方联手电影导演和制作团队 , 把贺岁广告拍成微电影 。
最近 , 黄渤、徐峥睽违8年后再度合体 , 借贺岁微电影《有虎气》送来新年祝福 , 在微博受热议 , 网友戏称看到了“虎年贺岁片” 。 这是由金典、安慕希推出“万福金安”贺岁系列的又一部作品 。
光有电影还不够 , “万福金安”四个字 , 还被当成贺岁IP , 试图去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有虎气》还与同花顺展开专题合作 , 将新春祝福与创投资讯进行场景融合 。 “万福金安” , 大家的钱袋子 , 也要平平安安 。
曾经让消费者避之不及的品牌广告 , 玩出越来越多的花样 , 开始变得令人讨喜了 。
广告越来越像电影?
把广告拍成微电影 , 尝试IP系列化以及IP价值的最大化 , 这套广告的新打法 , 与20年前早已截然不同 。
在电视还是广告业霸主的时代 , 电视上的信息传输式广告 , 观众更多是被动、单向地接受 。
在新旧媒介交替变换中 , 消费者具备更强的资讯辨识能力 , 面对单向传播的广告更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 品牌方也改变了传播策略 , 以期让消费者从“被动接受”模式切换为“主动买账” 。
“相对于触动了观众心弦的广告 , 那些试图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广告 , 怎么都要逊色一些 。 ”美国广告大师托尼·施瓦茨这一预见性断言 , 早早指出微电影广告流行的核心逻辑 。 媒体调查也发现 , 与事实或观点相比 , 人们更看重情感 。 这都指向一个潜在的机会:基于故事的“感情牌” , 是品牌营销战役中的一张好牌 。
2010年末 , 一部草根性微电影《老男孩》突然风靡网络 。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句歌词激起了70后、80后的共鸣 , 引发社会的怀旧风 。 《老男孩》的出圈 , 标志着2010年成为微电影元年 , 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迎来爆发式发展 。
微电影广告 , 顾名思义 , 即在微型电影中植入广告 。 与电影类似 , 微电影广告具有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品质精良的制作班底 , 甚至是强大的明星阵容 , 极大地激发消费者观看兴趣和情感共鸣 , 这是广告体裁一次前所未有的解放 。
从金典、安慕希的“万福金安”IP来看 , 在内容上 , 其深度叙事和创意视觉表现能力可以灵活地将品牌态度、产品融入剧情 , “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受众 , 提升品牌形象 。 在形式上 , 这种短平快的作品也更适合在新媒体传播 , 促进品牌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 带来更广泛的传播和商业收益 。 截至目前 , “万福金安”同名微博话题阅读已超20亿 。
广告|嘘,别打扰我看广告
文章图片

广告越来越像电影 , 正是品牌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筹码 。
这趟车 , 怎么搭
张大鹏讲了一个农村爷爷尝试理解“啥是佩奇”的故事 , 让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备受关注 。
陈可辛讲了一位列车员母亲过年期间值班 , 仅在列车靠站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故事 , 让iPhone X拍摄短片一度成为风潮 。
如果你稍作留心 , 会发现即便《老男孩》在全网爆红 , 但其背后的冠名商“雪佛兰”并不因此为大众熟知 。
为什么同样用微电影讲故事 , 品牌却收获了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