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晚夏早秋诗词五首,清秋时节近,一片初飞叶报秋( 二 )


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就着窗外的微雨,话着从前事,家乡人,这还不够,主人将大床榻都挪动了,移到有风的窗前。带着病的他和客人入夜深谈,让凉风沐浴着主客身心。
要知道,主人一直生病,且久病。他的身体可能不适合吹风,但故人相见的兴奋,让他快乐的同时,更愿意营造对客人体恤。
这首诗里有浓浓的人情味,这天凉不是辛弃疾的好个秋,是实在的人生友谊的好秋啊。



芙蓉城&晚夏早秋诗词五首,清秋时节近,一片初飞叶报秋
文章插图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宋朝陆游《夏末野兴》
一个刚毅的人往往性格激愤,很难长寿,但是陆游是个例外。他性格刚烈执着,在没有抗生素的宋朝活了85岁。且他一生颠沛寻求爱国,晚年归隐家乡仍旧梦想杀敌。
除了他可能有长寿的基因遗传,陆游的长寿在于他经常户外运动,保持乐观的精神和体魄,消解人生各种不如意,转化成一种坚韧的动力。
比如回乡之后,他经常去附近的山野行走散步,抒发情怀,观察景色,强壮体力。
这次又是在夏末之时,去附近的山林,直到夜晚才回来。
虽然他说自己半辈子行走天涯,已经厌倦了远游,但我觉得他习惯了在路上。也许只有流动的风景和略艰苦地行走,才能让他有笃定感吧。
户外行走,正是风雨多变的夏末,比如时有山鸟鸣叫在雨前,铁定哗啦啦一阵雨来。而山林落叶先知秋,一阵风来,那柳树槐树的黄叶,有的已经开始凋零飘飞。
这个一片叶报秋,用得极其准确。立秋虽然以梧桐落叶为标志,实际有些树木因为植物特性不同,在夏天的高温高湿下盛极而衰,提前进入它们自己的秋季,比如我看到的柳树。它们提前报知秋天的来到啊。
我喜欢陆游的真实,他的诗是可以当真实的游记来看的,比起闭门造车的许多诗人,他的诗有着真实细腻的气质。
在僧院里逗留,在黄昏里下山,在灯火酒楼的桥边,这时还飘着小雨。
他雪白的头发上带着避雨的斗笠,这是乡村朴素的打扮。他调侃一句,我的头发都白了,那些锦绣华丽的官帽,就给年轻人戴吧。
实际我佩服陆游的是他放弃晚年优渥的养老生活,执意像普通农民一样,草屋耕田,雨笠烟蓑,过得清贫。但是他和其他人不同在于,他主动乐于享受这种生活。
大约命运也是因为他如此艰苦而豪迈,特地许了他高寿。


芙蓉城&晚夏早秋诗词五首,清秋时节近,一片初飞叶报秋
文章插图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周遭一机云锦烂,并与老仙共(供)唱酬。“宋程公许《范石湖东归过乡国,名之芙蓉城余以季夏来游适》
这里的芙蓉花不是荷花,是木芙蓉。这里的芙蓉城是指四川成都。程公许四川人,和诗人高官范成大交好,范成大有次路过成都,程公许就为他推荐成都的美景美色。特地说,晚夏六月来最合适。
这成都自古就叫芙蓉城,因为木芙蓉在晚夏花开满城。木芙蓉是秋花,而成都的六月也清爽如秋,你来成都,最好去雁湖,因为雁湖四周都是巨大的木芙蓉树,临水照花,如同云霞灿烂。
你驾着船在湖上,那是如同神仙在仙境里呀。



芙蓉城&晚夏早秋诗词五首,清秋时节近,一片初飞叶报秋
文章插图

”振袂芙蓉城里游,香风十里劝人留。瓦盆最恨廉泉陋,归与夸张定自羞。“宋朝程公许《范石湖东归过乡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