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日均只有两三个顾客的冷门书店,一年如何卖出500多万元的图书?今天“青春派·面孔”将为您讲述一家人文考古书店店长的“经营之道”。
一家位于北京三虎桥胡同深处的书店,平均每天只有两三个顾客。去年,书店卖出了500多万元的书。
“这是一个绝对不会发财,但至少能温饱的书店。”店长洪霞决心做好一家只卖书的书店,“把分给自己的这块蛋糕吃好。”她说。
2015年,洪霞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毕业,算上在校兼职的时间,她已经在这家书店工作10年,4年前成为店长。
大多数时候,店里只有零星的顾客光顾。事实上,书店有一批固定的客户——考古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大多是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等领域的工作者和学生,他们对专业类书籍的需求强烈。这是一家蜚声考古、文博圈的书店,店内经常有考古“大咖”出没。有一次,著名秦汉史专家王子今到店购书时,被店员认了出来,洪霞赶快找出店内他的12本专著请他签名。
这家人文考古书店每月增加150种左右的新书、展示1万多种、收藏6万多种,是民营人文考古书店的绝对“头部”。稳定的机构顾客,是书店的利润基础。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成功经验,洪霞说,“或许是把一锤子买卖做成终生买卖。”
【 洪霞@做好“一家只卖书的书店”】浙江考古所资料室的馆长陈列是人文考古书店近十年的老顾客。最多的一次,他进了10万元的书籍。“人文考古书店换别人做肯定做不起来。”他觉得,开一家专营考古书籍的民营书店不仅需要圈内的人脉,还需要开店的人就是“懂这个的”。
人文考古书店经媒体报道后,不少人前来“打卡”,最多时有30多人同时挤在店里——这几乎是书店能容纳人数的上限。
有读者建议书店开直播,但是洪霞觉得,直播的几十分钟里,怎么可能讲明白一本考古书籍呢?感兴趣的人自会来,推荐的读物大众看不懂也是让他们浪费钱。
与流量一起到来的,还有洪霞的观察和思考。她觉得这种不针对特定读者的宣传,效果不会持久,因为有些人来只是猎奇,并不买书。
洪霞想做一家像图书馆一样的书店,有落座区,不需要付费。
在那些数不清的手机照片里,有一张洪霞最喜欢——那簇在夏天风里摇曳的,和她一起,和这个小书店一起,长了十年的紫藤花。
她说,“开书店就是我能留下的脚印,是我刻在石头上的字。”
详见A8版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