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活化要创新也要防入误区

千年雅乐 , 重获新“声” 。 日前 , 泉州本土音乐制作人蔡凯东联合本地传统南音音乐大师、南音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等 , 共同创作“心水南音”新南音系列作品 。 作为该系列作品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曲目 , 新编版《风打梨》《西出阳关》等作品一经推出 , 便成功出圈 。 实际上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圈并非孤例 。 近期 , 晋江每周末在五店市传统街区举办高甲戏、掌中木偶街头表演 , 也受到年轻游客特别是小朋友的追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 也是体现城市个性与延续活力的关键所在 。 一直以来 , 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 , 都在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和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 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 经过多年努力 , 非遗保护与传承氛围转好 , 树立起“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 在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
保护和传承非遗当然需要政府主导 , 但其活化更需要扎根基层与群众 。 从内容来看 , 非遗必须与当下生活紧密结合 , 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 从覆盖人群来看 , 非遗活化不能光靠少数的非遗传承人 , 还要有足够多的关注者和爱好者 。 从年龄层来看 , 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爱 , 非遗才能经受时间考验 。 然而 , 遗憾的是 , 不少非遗项目面临推广难的问题 , 影响局限在原来的圈层之内 。
究其原因 , 主要有二:一是“听不懂” , 二是“没机会听” 。 以南音为例 , 其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 演唱的咬字、吐字有系统的技法和规矩支撑 。 如果观众对演员运字行腔的方法和规律不甚了解 , 接受起来就有难度 , 自然更谈不上喜爱 。 再以地方戏曲为例 , 传统表演对美术、灯光、音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 需要在剧场内、舞台上进行 。 如果群众从未接触过这类演出 , 很少会主动购票观看 。
就此而言 , 本土音乐制作人大胆在传统南音琵琶、洞箫的基础上搭配静音尼龙弦吉他和卡洪鼓 , 尝试用不同方式为古老的南音编曲 , 融入了时代审美和情感创新 , 有助于破除年轻人与非遗艺术之间的壁垒 。 高甲戏、掌中木偶等本地剧团把表演搬到旅游景区 , 显然能让游客增强对地方戏曲的概念与认识 , 助力非遗艺术破圈吸粉 。
当然 , 非遗活化要创新 , 也要防止走入误区 。 诚然 , 再古老的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内容创新 , 但这种改良的前提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一如既往的热爱和敬畏 。 实际上 , 优秀传统文化正统性恰恰是非遗最迷人、最独特的地方 , 也是让年轻人接受喜爱的关键所在 。 倘若一味靠改变迎合来吸引年轻人 , 反而不美 。 另外 , 形式创新应该是为推广非遗艺术本身服务的 , 无论是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 , 还是直播普及剧种、解读妆饰、演奏器乐等 , 都不能舍本逐末 , 而要把展现魅力、激发兴趣作为首要目标 , 从而不断提升受众数量和质量 。
编辑:宋雪
【传统|非遗活化要创新也要防入误区】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208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