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迹$诗之灭迹丨写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感情要自然流露
文章插图
《灭迹》
织锦有迹,岂曰惠娘?
修月无痕,乃号吴刚。
白傅改诗,不留一字。
今读其诗,平平无异。
意深词浅,思苦言甘。
寥寥千年,此妙谁探?
我们为什么要写诗?没有什么其他目的,就是用来传情达意,来表露感情。正如《毛诗序》里说过的:“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而嗟叹之,嗟叹之不足而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动于衷,我才会想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是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时候,我才会想起用吟唱歌曲来表达;但是咏歌也不足以表达的时候呢?人们就着急地手舞足蹈起来。
所以,我们写诗的目的就是为一个情字而已。那么,袁枚先生说的灭迹,就是指诗词创作过程中应该情感自然流露,不应该生搬硬造的意思。正所谓诗不是写出来的,诗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文章插图
那么到底要怎样的才真正叫灭迹呢?老夫子后面有四句:白傅改诗,不留一字。今读其诗,平平无异。说的是白居易,白居易做过太傅,也叫白傅,他十分喜欢改诗,有时候甚至改的不留一字。但是现在读白居易的诗,却是平常无异,也就是说,读白居易的诗,往往读起来很浅显,这也是白居易作诗的功夫。
在《随园诗话》中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叫周元公云:“白香山诗似平易;间观所存遗稿,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余读公诗云: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然则元公之言信矣。
周元公是指谁?周敦颐,理学大家。他曾经过,白香山的诗,看着好像很平易近人,但是,我闲下来看他留下来的遗稿,我们知道古人写诗,不像现在有电脑,随时改随时都可以删删减减。古人的诗稿都是改出来的,经常会涂涂改改。周敦颐说,我闲下来看白居易留下来的诗稿,发现上面涂改的地方很多,甚至有终篇不留一字的,就是这个稿子到最后改成面目全非,连原来的一个字都不留了。
【 灭迹$诗之灭迹丨写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感情要自然流露】这就是,白傅改诗,不留一字的来历。大家都知道,白居易有一个爱好,写完诗他愿意把朗读老妪村夫去听。如果听不懂,他就去改,直改到老妪村夫都能够听得懂为止。“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说的是我旧的句子天天在改,但是不妨碍我真性情的流露。
所以,我们写诗,不是在写诗,而是在流露表达我内心的感情。我们的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任何谁写的诗都是挥毫下来,只字不改变,就是一篇好文章,我们写诗的目的,就是无妨悦性情,就是让我们的性情怎么开心起来就怎么来。人是有表达情感需要的,人不能当个闷葫芦,我心里有爱,我不说出来我心里难受,对不对?所以说性情就是传情达意,让我自己的人性流露出来,让我的感情流出来,写诗唯一个目的,就是性情的流露。
文章插图
所以袁枚先生说,白傅改诗,不留一字。今读其诗,平平无异。就是说白居易的诗虽然平平无异,但是写得很好,能够把诗写得很浅显易懂,却非常有深意,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如果你有一个很深刻的想法,用很复杂的语言表达出来,大家都会觉得你博学多才,这个并不为奇,但是,你博学多才的同时,又能用浅显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其他人明白,这才是本事。
- 打油诗$打油诗·九首丨奔月嫦娥休笑我,温壶美酒送入喉
- 夜钓!诗·十首丨衔花小蝶痴痴舞,隐柳黄莺恰恰鸣
- 装置艺术|创意分享丨沉浸互动式创意艺术装置
- 礼乐文明|解读丨“通情达礼”的当代启示
- 海瑞#文艺评论丨黄志忠:超越皮相而奔向更深度的灵魂
- 于湖集|千年打卡胜地丨平生中兴碑 梦入紫翠屏——张孝祥永州打卡记
- 张京|不负韶华丨张京刚
- 教学|中英直播间丨梁亚力中国画山水画教学示范
- 四川省川剧院!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丨陈智林: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虎”的昂扬向上
- 刘勤兵@新春走基层丨艺术让布依村落“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