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戴&晚唐一诗人落榜后蜗居郊区,一首诗写尽落寞之感,颔联成千古名句

古代的科举考试为许多寒士提供了进身之阶,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学改变了命运。四十六岁的孟郊经过三次科考,才终于及第,按捺不住欣喜激动的心情,得意地写下了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以往艰难的处境,对已经成功的他来说,终于还是释怀了。
但我们仍不难想象,寒士们身处进退两难之境时的苦楚。白居易当年到长安,就曾被调侃过“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尽管他后来成功步入仕途,也还是居大不易。看来,唐朝都城长安的物价是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马戴&晚唐一诗人落榜后蜗居郊区,一首诗写尽落寞之感,颔联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晚唐就有一位名叫马戴的诗人,进京赶考落榜后,只能蜗居郊区。在一个风雨初定的秋夜,他为自己的境遇而感慨,用一首诗写尽了身世落寞之感。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马戴&晚唐一诗人落榜后蜗居郊区,一首诗写尽落寞之感,颔联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灞原,是古代长安城外灞水边的一处平原。每逢科举考试,有大量文士赶赴长安。家里条件好的会租住在长安城中,而像马戴这样的下层贫寒文士,就只好在灞原寻找一间茅屋或寺庙,暂且栖身。马戴这首诗写的就是羁旅他乡的孤独和仕进无门的落寞,读来凄切感人。
整首诗看似主要是在写思乡之情,只是在末句中含蓄地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其实,这两种情感是共生且互相加强的。诗人应试不中,又只能蜗居长安郊区。对故乡来说,他是漂泊在外且一事无成的游子;对长安来说,他又是一个走不进城堡的边缘人。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景,对他们来说都只是在提醒他们,这是异乡。
马戴&晚唐一诗人落榜后蜗居郊区,一首诗写尽落寞之感,颔联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此诗前三联写自己所居的环境,蕴含着凄清孤独之意。傍晚时分,秋风秋雨初定,天地间笼罩着昏沉的雾霭,一群群大雁在天际飞过。首联中的“频”字,不仅写出了秋雁之多,也写出了它们的匆忙急切。诗人见雁归而起思乡之情。于是,颔联紧承上联,视角由天空转向大地,细写乡愁。
叶落归根,诗人想到人终究也是要回到故乡的,只可惜自己还一事无成。诗人强调这是“他乡树”,其实就是在强调自己客居的悲凉。在凄清的秋夜里,诗人独自一人对着寒灯,心中百味杂陈,难以入眠。诗人心中的凄凉已经渗透在了字里行间,一个“寒”字和一个“独”字,就将主人公凄凉孤独的形象鲜明地刻画了出来,用笔简练传神,堪称名句。
马戴&晚唐一诗人落榜后蜗居郊区,一首诗写尽落寞之感,颔联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颈联接着写所居环境的荒僻,进一步营造浓烈的客愁氛围,表现内心的凄苦。寒气袭人,白露滋生,可知夜已经很深了。诗人还没有入睡,他竟然能听到白露低落的声音,可见其内心的空寂。“空园白露滴”一句,以动衬静,已极写空园的荒僻。可诗人却又说周边并非无人,但所邻也只有一个无话可谈的孤僧而已,更显孤独。
前三联共同营造出了凄苦的意境,尾联的感慨即从中而生。诗人已在此地寄身很久了,却始终没有找到进身之阶,便化用《论语·学而》中的“事君能致其身”,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落寞和出仕的愿望。
有人认为,诗人不言为国为民的大抱负,而只言“致此身”,终究是格调不高。但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如此苛责,毕竟诗人当时正处于“龌龊”之境,独善其身都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