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谓“不共戴天”

王如晨/文
“杀父之仇 , 不共戴天”语出《礼记·曲礼上》 。
即“父之雠 , 不与共戴天;兄弟之雠 , 不反兵;交游之雠 , 不同国” 。
“杀父之仇”的渲染有太多夸张 。
孔子|所谓“不共戴天”
文章图片

周礼本意跟上述语辞表层几乎相反 。
《周礼·天官冢宰·叙官》强调的是“和” 。 没法和 , 那就通过分封调配区域 。
“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 凡过而杀伤人者 , 以民成之 。 鸟兽亦如之 。 凡和难 , 父之雠辟诸海外 , 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 , 从父兄弟之雠不同国;君之雠视父 , 师长之雠视兄弟 , 主友之雠视从父兄弟 。 弗辟 , 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 。 凡杀人有反杀者 , 使邦国交雠之 。 凡杀人而义者 , 不同国 , 令勿雠 , 雠之则死 。 凡有斗怒者 , 成之;不可成者 , 则书之 , 先动者诛之 。 ”
“不与共戴天” , 就有王朝中心与千里之外的差异了 。
所谓“父” , 未必亲生父亲 。 可以是王父、父辈 。 “兄弟”可以理解为“兄弟之国” 。 “交游”之雠 , 近从父兄弟 , 关系更远了些 。
就算脱离原文往下演绎 , “雠”亦并非那么吓人 。
更多是仇怨 。 近似《诗经》“不我能畜 , 反以我为雠”之“雠” , 仇怨、怨愤而已 。
当然 , 春秋后期 , 确实已有不同 。 跟礼制、宗法渗透民间变异有关 。
即便孔子的认知 , 也有很大变化 。 理解《论语.子路》一段就能明白 。
叶公语孔子:“吾党有直躬者 , 其父攘羊 , 而子证之 。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 父为子隐 , 子为父隐 。 直在其中矣 。 ”
楚地那里 , 父亲偷养 , 儿子揭发 。 他们的直 。 鲁地那里 , 父为子隐 , 子为父隐 。 父子相隐 。 鲁地的直 。
一个近乎契约 , 一个互相包庇 。 鲁地复刻周礼更深 , 孔子理念更近“父之雠 , 不与共戴天” 。 管它有没有理由 , 这是维持秩序的工具 。
再往后 , “不共戴天”就隐藏着王权的颠覆味道了 。 就算不是易姓革命 , 也得你死我活 。
继续演绎 。 后世解释“兄弟之雠 , 不反兵” , 说“不反兵”就是“不回来/回家取兵器”或“随身携带兵器” 。 渲染出十万火急的样子 。 颇近《诗经·无衣》“岂曰无衣 , 与子同袍/同仇/同泽/同裳” 。 就是直接干 。
【孔子|所谓“不共戴天”】“交游之雠 , 不同国” 。 “国”没注释者那么夸张 。 《说文》“邦也” 。 《礼记·王制》 , “五国以为属 , 十国以为连 , 二十国以为卒 , 二百一十国以为州” 。 孟子说的“小国” , 就是“地方五十里” 。 不在一起混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