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

导语: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万史,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俗语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脉,是民间老百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总结,有的是对民间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对于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俗语的背后还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农老一辈人常常说的:“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这句俗语就是老一辈人为人处世的一个小技巧,也是一种默认的潜规则,接下来我们就一来看看说的是什么。三年一来清官到这句话中的“三年”并非是不多不少正好三年,泛指时间间隔的比较长。“清官”是指清正廉明的官员,这些人为官廉洁公正,不贪污徇私,为百姓谋福祉,所以深得老百姓们的爱戴。就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包拯包大人,就被人们成为是“包青天”。当然了,有清官就会有贪官,贪官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只知道如何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是很痛恨这样的人的。古代的时候各地的官员一般也都是外派来的,几年换一任,要是一个地方有贪官到来,百姓自然是深恶痛绝。但是要是有清官到来,百姓们也是夹道欢迎,拍手称快。


清官&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
文章插图

所以这句话说的是要是亲戚朋友几年才来一次,那么主人家就会非常开心,就好像迎接清正廉明的父母官一般,满心的欢喜,一定会以好酒好菜招待。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是因为朋友远道而来才更加喜悦,人们也愿意挽留远来的亲戚朋友多住些日子,这样不仅可以维系感情,还可以加深情谊。但是要是住的时间长了或者是亲戚朋友常常上门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就有了后半句“三天一来狗上灶”。


清官&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
文章插图

三天一来狗上灶这句话中的“三天”也并非是正好三天,而是指相隔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可以看成是“三天两头”的意思。狗上灶,对于农村人来说,人们都喜欢养狗,一来是可以看家,二来是可以吃剩菜剩饭,很多时候家中的狗也是不拴的,所有有时候狗就会因为饥饿或者是贪吃,而爬上灶台去偷吃东西,这样就会被主人嫌弃。所以“三天一来狗上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去别人家做客,三天两头总往别人家跑,你作为客人对方肯定要好吃好喝的招待你,去一两次还觉得很开心,但如果次数多了,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为了蹭吃蹭喝的,不仅不会增加亲戚之间的感情,反倒让亲戚觉得你像是家里的狗爬上灶台偷吃一样,非常厌烦。


清官&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
文章插图

其实:人与人之前相处有条铁律:近臭远香。人和人之间还是要有一点距离的好,要是长时间不见,还很想念,见了面也很欢喜,不时地聚一下,相处的也会很愉快。但是如果经常性的待在一起,彼此之间的缺点就会被放大,生活的差异就会显现,人与人之间就会有矛盾,关系也会变差。最后对方难以忍受,再好的关系,都会归于平淡,甚至是成为仇人。


【 清官&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清官&俗语:“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为人处世的潜规则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三年一来清官到,三天一来狗上灶”这句俗语说的在理。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人际交往的尺度,究竟把握怎样的度在算是适合,还是要自己把握。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多或者过少都不行,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自然也要遵循这么个原则,家人之间相处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小矛盾发生,你和亲戚朋友在一起时间长了,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会发生,长时间的摩擦下,感情是会出现裂痕的。所以我们走亲访友,一定要把握度,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小编有话说: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古人自古就给我们留下了“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训诫。“礼”指的既是礼貌,也是礼节。没有礼貌人家就不看不起你,没有礼节,人的感情也会变淡。那么这个礼节是什么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礼物,所谓礼尚往来,有礼物的相互馈赠,感情才能有来有往,所以不管是去亲戚家还是朋友家,都要明白“礼多人不怪”这个道理,每次去拜访的时候,不管是时间长还是时间短,带点小礼物过去,至少不会被嫌弃。礼尚往来,才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