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名人堂·专访 | 马伯庸:虚构故事里历史逻辑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徐语杨
【 显微镜下的大明&名人堂·专访 | 马伯庸:虚构故事里历史逻辑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明史》上记载的这几十个字,成为马伯庸写小说的灵感酵母,并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马伯庸发动艺术想象力,将种种细节填入真实历史的缝隙,描画出一场扣人心弦的千里奔袭之旅。
马伯庸是个讲故事的奇才。他非常善于挖掘和捕捉历史的某个耐人寻味的真实细节,将之当成自己文学创作的灵感种子,以此重构故事,写出自己的文学作品。众所周知,能很好兼顾通俗与艺术两个面向的作家并不多见,但马伯庸的作品却能做到既有类型文学的可读性,又不乏纯文学的艺术性。在饱读中国传统经典获取精髓的同时,马伯庸还注意汲取现代经典影视剧集的优点,从而将自己写作内容的节奏设置在有限的时间(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内,而产生出奇妙的艺术效果。
也正是因为以上种种特质,马伯庸的作品特别受到影视界青睐,多部作品已经或者正在被改编成电影IP、热播电视剧。其中包括《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等等,以及2021年的热播剧《风起洛阳》。
2021年4月10日,马伯庸在成都做读者分享活动时透露,《两京十五日》正在被影视改编,处于打磨剧本的阶段。此外,非虚构《显微镜下的大明》 的影视版权也卖出去了 ,他还亲自写了剧本,“这是第一次写剧本。因为这部作品很特别,我觉得我自己做剧本,会更合适一些。”
显微镜下的大明&名人堂·专访 | 马伯庸:虚构故事里历史逻辑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文章插图

把现代的时间节奏放在古代社会
将历史故事设置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马伯庸有自己的想法:“古代社会的时间节奏很慢。我就想,写历史小说也可以做到一个突破:把现代的时间节奏放在古代社会,看看会是怎样的效果。” 马伯庸还提到,他认为,在写作中,想象力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充分掌握获得足够的历史资料。像这部《两京十五日》里面虽然有很虚构的,但里面的历史逻辑都是真实的。当时的人,骑着怎样的马,走过怎样的路,京杭大运河上他们走的路线是什么样子,这些细节其实都是我在史料里发现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演绎和发挥。所以,写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的储备,而不是只靠灵光一现的东西。”
显微镜下的大明&名人堂·专访 | 马伯庸:虚构故事里历史逻辑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文章插图

马伯庸的多部作品的历史背景都是明代。他也坦言自己确实对“明代尤其感兴趣,因为这个时代里有很残酷的地方,也有很有趣的东西。而且当时中国与西方世界刚刚接触,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不过,他正在写的新作中,故事背景不是明代,也不是他很喜欢的三国,而是在近代,“清末民初,而且是在医学领域。”由于没有医学背景,马伯庸还边写作,边自学医学知识。
阅读和写作秘诀:保持谦卑、开放的心态
在马伯庸的历史题材小说中,既能读出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又能看到脑洞大开的情节。如何把握真实与虚构间的关系,马伯庸有自己的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不去改变历史,历史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在细处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为既定的历史事件寻找一种全新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一定是符合历史的,但一定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从历史掌故里获得创作灵感,写出原创的历史小说,马伯庸还提到一个阅读和写作秘诀:“保持谦卑、开放的心态。谦卑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知道的还很少。除了要阅读大量的史料之外,还要去阅读现代的学者对这些史料的研究成果,多去跟业内的专家请教,才能学到很多自己此前不知道的东西。开放就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与某一个观点之中,而是要有胸怀去涉猎更宽广的知识领域。比如我很喜欢三国。为了更多了解三国,我不能仅仅读三国的史料,我还要看后汉、南北朝,以及明清时代关于三国的相关阐述。这样才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很多创新的东西就出来了。我一直认为,灵感除了需要灵光一闪之外,还要建立在大量的基础阅读之上。所以,当你的阅读量足够的时候,很多灵感也往往不请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