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苏幕遮”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舞曲,范仲淹用其咏叹秋色

“苏幕遮”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 来自西域舞曲 , 后用作词调 。
舞曲|“苏幕遮”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舞曲,范仲淹用其咏叹秋色
文章图片

【舞曲|“苏幕遮”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舞曲,范仲淹用其咏叹秋色】莫高窟第220窟北壁 初唐《乐舞图》
一、浑脱舞曲 泼寒胡戏
“苏幕遮”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 来自西域舞曲 , 后用作词调 。 “幕” , 一作“莫”或“摩” 。 中唐高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载曰:“亦同‘苏莫遮’ , 西域胡语也 , 正云‘飒磨遮’ 。 此戏本出西龟兹国 , 至今犹有此曲 。 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 。 ”此调本为浑脱舞乐 , 是一种泼寒胡戏 , 人们在路上灌水相泼 , 鼓舞跳跃而索寒 。 据学者考证 , “浑脱”即“囊袋”的意思 , 原指用牛、羊皮制成的革囊 , 西域游牧民族用以渡河 , 或用作盛水工具 。 “浑脱舞”即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 , 互相泼洒 , 故称之为“泼寒胡戏” 。 表演者为了防止冷水浇到头上 , 则戴一种油帽 , 高昌语叫作“苏幕遮” 。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前录卷四亦载“高昌”之风俗云:“俗多骑射 , 妇人戴油帽 , 谓之苏幕遮 。 ”
初唐时浑脱舞曾盛行一时 , 《旧唐书·张说传》载:“自则天末年 , 季冬为泼寒胡戏 , 中宗尝御楼以观之 。 ”《旧唐书》中宗本纪亦载:“(景云二年 , 公元711年)十二月丁未 , 作泼寒胡戏 。 ”中宗时 , 并州清源尉吕元泰曾上书谏曰:“比见坊邑 , 相率为浑脱队 , 骏马胡服 , 名曰‘苏莫遮’ 。 旗鼓相当 , 军阵势也;腾逐喧噪 , 战争象也……胡服相欢 , 非雅乐也;‘浑脱’为号 , 非美名也 。 安可以礼义之朝 , 法胡虏之俗?……《书》曰:‘谋 , 时寒若 。 ’何必羸形体 , 灌衢路 , 鼓舞跳跃而索寒焉?”由于其被朝臣视为“胡虏之俗” , 不合唐朝礼仪 , 唐玄宗时 , 于开元元年(713年)十二月七日 , 曾颁诏书《禁断腊月乞寒敕》 , 使此俗一度废止 。
然而在中唐高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载曰:“(此戏)或作兽面 , 或象鬼神 , 假作种种面具形状 。 或以泥水沾洒行人 , 或持羂索搭钩 , 捉人为戏 。 每年七月初 , 公行此戏 , 七日乃停 。 土俗相传云 , 常以此法禳厌 , 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 。 ”可知“苏幕遮”在民间仍得以保存 , 只是由以前的十二月变为七月初 , 且由泼寒胡戏变成了驱鬼消灾的民俗 。
近人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中考证认为 , “苏幕遮”是波斯语的译音 , 原义为“披在肩上的头巾” 。 “苏幕遮”的曲名正是源于歌舞者的这种服饰 , 因而得名 。 亦可备一说 。
舞曲|“苏幕遮”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舞曲,范仲淹用其咏叹秋色
文章图片

龟兹舍利盒 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二、腊月凝阴 急鼓送寒
“苏幕遮” , 又名“古调歌”“云雾敛” 。 因宋无名氏词有“鬓云松 , 眉叶聚”语 , 又名“鬓云松”“鬓云松令” 。 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 , 双调 , 六十二字 , 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 此调在唐时曲辞原为七言绝句 , 唐玄宗时宰相张说文集卷十载有《苏摩遮》诗五首 , 列入杂曲歌词 , 皆七言绝句 。 《钦定词谱》因“张说集有《苏幕遮》七言绝句” , 故认为“宋词盖因旧曲名 , 另度新声也” 。
张说文集所载《苏摩遮》诗云:
苏摩遮五首(亿岁乐)
摩遮本出海西胡 , 琉璃宝服紫髯胡 。 闻道皇恩遍宇宙 , 来将歌舞助欢娱 。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