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南怀瑾:我曾在四川“求仙问道”,有人挥手成剑,松树应手而倒

说起南怀瑾,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有些熟悉但也比较陌生,他是近代著名的玄学家和文学家,名字也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南怀瑾在国学的造诣很深,作为一名国学家,他深谙儒法,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不浅的研究,也写过关于孔子、老子、列子的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常去参加佛教的集会和法会。
他也热衷于武术,从小就对此类感兴趣,甚至在早期曾求仙问道,追寻升仙的方法。像金庸小说中的大侠那样,获取绝顶武功,救济世人于水火。


大师!南怀瑾:我曾在四川“求仙问道”,有人挥手成剑,松树应手而倒
文章插图

但小说终究是小说,仙侠一般的人物不会出现在现实,飞檐走壁,凌波微步只是小说家和文学家对现实美好的憧憬。
但是南怀瑾曾说过,他在四川求仙问道时,遇见过一位道长,挥挥衣袖就如同出刀一般,将旁边的松树击倒。这就是小说中的剑意?这段叙述给他的人生更增添了几分传奇的韵味。
不寻常的大师的另类选择
南怀瑾和那些自然、人文科学上有极高成就的大师不同,他幼年时并没有展现出十分高的天赋,因为他学习的方式与别人不同,他只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受他人的约束而从随大流。


大师!南怀瑾:我曾在四川“求仙问道”,有人挥手成剑,松树应手而倒
文章插图

自小就研读中国传统典籍的南怀瑾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内容类似于古代的私塾式教育,虽然与当时崇尚科学的潮流截然相反,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南怀瑾在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一生成就的基石,一代国学大师的根基就在于此。
但南怀瑾家庭的境况却是跌宕起伏,早年间南家是个富户,因为南家才人辈出,祖上也有官至高位的先人。奈何随时间的流逝,南家才人早已不世出,地位也不断地下降,一代生活得不如一代,前几辈想要复兴南家的愿望都已落空,到南怀瑾父亲这里早已是家道中落。
南怀瑾的父亲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继承了前人的遗愿,复兴南家,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几个兄弟都不愿意帮助他,反而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南怀瑾的父亲只得作罢,他无法让自己的大家庭富裕,但可以让自己的小家庭富裕,这才有了南怀瑾幼年时的生活。


大师!南怀瑾:我曾在四川“求仙问道”,有人挥手成剑,松树应手而倒
文章插图

他的父亲准备想让南怀瑾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出人头地,但南怀瑾自幼便讨厌约束,他对学校里的监管很不满,第二天就退了学,父亲对此也表示理解,给他请来了一位国学大师做私塾先生。
在接受了这位大师的培养后,南怀瑾也即将走上大师之路,他选择离开家乡去台湾求学。
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此后他的学术造诣不断深化,地位也不断提高,当时听了南怀瑾的课程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无上的骄傲,他也成了著名的国学大师。


大师!南怀瑾:我曾在四川“求仙问道”,有人挥手成剑,松树应手而倒
文章插图

武学的追求者
南怀瑾在20岁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他进入了四川,在军队里担任教官,在此期间,他对武学的热爱更为深入。
四川青城山,是道教的圣地之一,他在四川境内游山玩水,结识世外高人。在听闻青城派有高人被四川各地人士誉为“剑仙”时,南怀瑾坐不住了,对像他这样热衷武学的人来说,能够与“剑仙”面对面交谈对他来说极具诱惑力。
在多次无功而返后,他见到了这位“剑仙”,此人名为王青山,不食人间烟火,隐居山中多年。二人相见,得益于南怀瑾的国学功底,他和王青山谈论得很是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