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上海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上海 , 早已将电影深深刻入了城市的基因 , 并内化为最重要的城市文化特色 。 持续推动上海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 实现其从中国电影的源头、电影作品的码头到电影创作的源头、电影事业的潮头的飞跃 ,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重磅推出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 , 借用电影丰富的影像表现力和大众传播力提升城市软实力 。 上海具有深厚的电影文化土壤 , 电影是“能人”经济 , 要发挥上海国际电影节效应 , 广发英雄帖 , 集聚更多优秀青年编剧、策划、制片、摄影等人才与拔尖的表演人才等落户上海 , 把更多的电影人才从“北漂”“横漂”吸引到上海来“沪漂”,推动上海朝着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和影视创新策划中心发展 。
二是加大扶持低成本电影的力度 , 通过“低成本电影节”“青年电影制片厂”等这样无门槛的活动和影像比赛占领电影的未来高地 。 电影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和人才 , 中低成本的城市电影带动起一批有才能的电影创作爱好者 , 对于当下现实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 正在中国电影格局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 要搭建一个让青年影人从业余走向专业的平台 , 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 。 让能够弘扬城市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人文精神、创新电影美学的原创上海竞相绽放 。
三是提升海派文化的叙事能力 , 打造具有上海识别度的城市文化标识 。 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 , 是上海城市之魂 。 一直以来 , 上海在衣食住行方面形成了熟悉的上海符号 。 “穿在上海”构成了这个都市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象征 。 如今 , 上海时装周已成为中国原创设计发展推广的最优化的交流平台 , 上海日益彰显全球“时尚会客厅”的特质 , 成为全球时尚风向“担当” 。 而“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分别在“住”与“行”方面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 。 上海电影创作的立足点在于本土化 , 这也是观众的共情点 。 上海题材电影要把抽象的文化内涵转变为可感知的内容 , 从主题意蕴、故事结构、叙事策略、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审美范式等方面 , 对城市的内在气质进行再创造与再语境化 , 凸显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扬弃性与契约精神 。
四是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态度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人群感知度的城市IP 。 电影的社会显示度很高 , 比小说、话剧、戏曲等艺术样式更易于被广泛传播 , 也更具影响力 , 在打造城市IP方面应更肩负起文化责任 。 上海的城市IP应该具有时间与空间连接性 , 能够与上海既有的历史故事、人物、地理特征发生关联 , 也可以与上海原有的电影形象 , 如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等实现穿越 , 还可以与世博会的海宝、进博会的进宝甚至上海迪士尼的玩偶一起游上海 。
文章图片
作者:陈世瑞
编辑:陈瑜
【电影|文汇智库 | 陈世瑞:用电影打造“最上海”的城市IP】*文汇独家稿件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鹤岗|恭喜马丽,又搞砸了一部电影
- 电影|影院为了宣传《水门桥》,拼出易烊千玺敬礼形象,成品大为震撼
-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看完这电影脑子不够用了!
- 现实|《姐说电影》No.4:娄烨电影坎坷的那些年
- 电影|《复联4》导演解释3小时片长 为防剧透将写公开信
- 电影|《反贪风暴4》路演开启 刘梦娜等演员即将现身禅城
- 电影|《反贪风暴4》:林德禄请停止拿烂片圈钱
- 电影|《反贪风暴4》的结局是为第五部做准备吗?
- 电影|有尺度,也有深度,这5部电影值得推荐,点赞收藏
- 现实|《独家头条》:一部具有现实质感的职场推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