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柘澄泥砚$发现别样山东·走近山东手造⑧|“宝砚”重生展芳华

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手造人坚守匠心工艺——
“宝砚”重生展芳华
鲁柘澄泥砚$发现别样山东·走近山东手造⑧|“宝砚”重生展芳华
文章插图
鲁柘澄泥砚$发现别样山东·走近山东手造⑧|“宝砚”重生展芳华
文章插图
【 鲁柘澄泥砚$发现别样山东·走近山东手造⑧|“宝砚”重生展芳华】1月10日清晨,骤降的气温裹挟着冰冷的雨雪来袭,让人忍不住把衣领拉得更紧些。但在位于济宁市泗水县柘沟镇鲁柘砚工艺研究所院内,匠人们却脱掉了棉袄、钻进窑洞,在滚烫的炉火熄灭后,像迎接一场盛大庆典般,捧出了历经一周淬炼而成的鲁柘澄泥砚。这一刻,周围的冰冷被瞬间驱散。
“你看这窑变带来的颜色变化,多美!又是一件难得一见的佳品!”作为鲁柘砚工艺研究所的新“掌门人”,一直守在窑口的杨庆芹在接过一方新出窑的砚台后感慨道,“四大名砚,鲁有其一”,多亏了父辈倾尽30多年心血,苦心钻研、反复试炼,这近乎“湮灭”的鲁柘澄泥砚才得以重现芳华。
鲁柘澄泥砚,又名鲁柘砚、柘沟陶砚,因产于周朝鲁国属地制陶古镇柘沟得名,兴于唐朝以前、盛于北宋、绝于南宋。1989年孔子文化节期间,山东省金石专家提出抢救性挖掘鲁柘澄泥砚技艺,并恢复生产,泗水县鲁柘砚工艺研究所便应运而生了。
史料记载严重匮乏,重拾传统技艺,谈何容易?这对当时被任命为鲁柘砚工艺研究所所长的杨玉祯而言,“责任”要远大于“兴趣”。可随着一次次的史料发掘、技艺复原,以及在恶劣生产环境下的“屡试屡败、屡败屡战”,鲁柘澄泥砚“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等有别于其他石砚、泥砚的特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独特的工艺魅力,更是推着“宝砚”一步步浴火重生。
与黄河澄泥砚采用的黄河河泥不同,鲁柘澄泥砚使用当地含沙量低的高密度原矿土制作,经澄泥、制坯、阴干、装窑、烧培、雕刻、打磨等30余道纯手工工序制成,方寸砚台的制作周期长达3个半月。
“因为不含沙,对空气湿度和风又敏感,泥土在晾晒和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碎裂。”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杨玉祯老人告诉采访人员,任何一个环节的小纰漏,都可能导致成品率下降。因此,鲁柘澄泥砚制作技艺的恢复,就像是把手探进茫茫历史迷雾,去触摸那微微一缕温润的光泽。
晾晒房的窗户哪怕有一丝缝隙,都有可能因为有风吹入而造成土坯开裂,就先用泥土把窗口封死,再糊上几层塑料布;制大型鲁柘砚需要把土坯彻底晾透,匠人们就耐心地将晾晒时间从一个月、两个月,渐渐延长到一年,甚至一年半;烧制效果难以控制,就一批一批地换着位置摆放泥砚,再详细地记录下每次的烧制温度和成品效果,摸索其中的规律……可以说,整个技艺的恢复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试错、经验总结的往复循环。这样的循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在继续,唯一不变的,是对传统原料和手工的坚持,对鲁柘澄泥砚的执着追求。
如果说,配方、烧制等工艺,是在考验匠人们的制砚经验,那么,长于刻工和艺术表现的鲁柘澄泥砚,对雕刻技艺同样有着极高的要求。
古人语:“人逾四十不学艺”,意在强调,上了年纪后学技艺的成本和难度都会高很多,而初次拿起刻刀的杨玉祯,已经超过了五十岁。在最初的三年中,杨玉祯不断从参与恢复鲁柘澄泥砚制作技艺的鲁砚大师石可身上汲取营养,边研究边练习,纵然满手被划得都是血口,破旧潮湿的研究所让他很快患上风湿病,他依然耐心地钻研着雕刻技艺,并在沿袭山水、龙纹等传统雕刻内容的同时,深度发掘本土文化,依托《史记》记载,创作出“泗水取鼎”等独具柘沟文化特色的砚台,使鲁柘澄泥砚的名称得到更为具象化的诠释。而结合时代热点推出的庆祝港澳回归纪念砚、庆祝建党100周年纪念砚等,更是将时代性与艺术性进行了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