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 , 也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 。 一块看似寻常的“泥巴” , 经过雕塑、打磨、烧窑等几十道繁琐的工艺 , 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 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 历经百年传承的肥城王氏泥塑 , 造型古朴大方 , 具有本地特色 , 2018年被列入泰安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名录 。
本文图片
说起王氏泥塑 , 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第三代传人王士荣 。 王氏泥塑植根桃乡大地 , 起源于民国时期 , 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 民国时期 , 在肥城市石横二村就有一户做泥人的世家大名王明胜 , 人称泥人王 , 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 , 一生主要靠捏泥人谋生 , 他捏的泥人惟妙惟肖 , 很受百姓欢迎 , 那时战乱不断 , 社会动荡 , 人民生活艰辛 。
1949年终于迎来了新中国解放 , 解放后王明胜干起了卖货郎的生意 , 带上小百货 , 推上小土车 , 放上泥娃娃 , 手里摇着拨浪鼓 , 走街串巷 。 后来因年事已高 , 不再四处奔波 , 这项传统技艺也就由儿子王庆水接了过来 , 王庆水并对泥人进行了改进 , 对泥塑作品进行上色 , 使其更加美观 , 逢年过节王庆水便带着泥人到周边地区赶集市 , 跑庙会 , 生意兴隆 , 那时家长给小孩买个泥娃娃、泥哨子玩 , 便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玩具 。
本文图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 , 由于受到破“四旧”的影响 , 很多传统文化艺术遭到了破坏 , 为防止意外 , 王庆水把具有上百年历史的泥娃娃模坯保护了起来 , 留传至今 , 现已成为泥人艺术的一个历史见证物 。 随着时代变迁 , 泥人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在2001年春 , 王庆水之子王士荣到天津去做生意 , 偶然间看到了闻名世界的泥人张作品 , 特别激动 , 泥人张已成为当地有特色的文化名片 , 影响很大 , 王士荣看后身受启发和鼓舞 , 回到家后开始潜心研究泥塑 , 由于自小受爷爷、父亲的影响 , 自己又有良好的基础 , 很快就掌握了整个泥塑制作过程 。
本文图片
第三代传承人王士荣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 形成了王氏泥塑独特的艺术魅力 。 王氏泥塑作品采用当地泥土 , 经过取泥、配泥、练泥、捏泥、晾晒、烧制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 把精选的泥土碾碎 , 晒干 , 用水炮制 , 再用木棒捶打 , 像揉面一样揉 , 炼好泥 , 放置一段时间 , 泥才有了韧性、粘性 , 又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把作品完成 , 通过艰辛努力 。 王士荣终于让在肥城地区消失了许多年的泥娃娃、泥老虎、泥哨子重新面世 , 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形象生动、活泼、传神 。
王氏泥塑的作品题材大都取自乡里农家 , 表现民风民俗 , 乡土气息浓厚 。 作品形象吉祥喜庆、生动活泼、形态各异 , 别具乡土气息、妙趣横生 , 呈现出别具特色的大拙与大美 。 作品无论男女老幼都以夸张的肢体形态和人物表情 , 展现桃乡人民的勤劳、纯朴与善良 。
本文图片
用泥塑这一独特形式记录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人们记忆中的市井百态 , 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生动记录 。 二十多年来 , 王士荣创作了上百件以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的一件件妙趣横生的泥塑作品 , 受到各界关注 。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书法家们!合肥:交警开展迎新春、写春联活动
- 艺术|安徽合肥:笔墨书写时代赞歌 “艺术年货”传递美好文化
- 诸城市!诸城市大华学校附属幼儿园开展写“春联”送“福”活动
- |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冷却塔&用好工业遗产 点亮城市空间
- 京西$记录了一次城市的转身!6集纪录片《石景山》即将亮相
- 颁奖典礼@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解决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 凤还巢#上海城市剧院三大艺术团齐亮相,尽显新时代少儿风尚
- 艺术教育@一曲《绒花》“绽放”城市之声,2022保利上海城市剧院艺术团新春晚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