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我家门前办冬奥 |“冰墩墩”,起飞了

风筝&我家门前办冬奥 |“冰墩墩”,起飞了
文章插图
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第什里小镇风筝广场,一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冰墩墩”板子风筝,乘风起飞了,在风力的作用下,“冰墩墩”的眼睛自由翻动,煞是可爱。
这个引人注目的《冰墩墩》是河北省廊坊市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赵艳强,专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创作的。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发布那天,我正在家里画风筝,当时我就特别喜欢这个大熊猫形象,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形象代表,它憨厚可爱,庞大的身材,却只吃竹子,因此也代表着环保、绿色,招人喜爱。”赵艳强说,尤其是那双萌萌的大眼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当时我就想好了一定让“冰墩墩”飞起来,为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加油助威。
风筝&我家门前办冬奥 |“冰墩墩”,起飞了
文章插图
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个酒精灯、几支毛笔、几瓶颜料,这些制作风筝的工具看似简单,但要做出一个美观又好放飞的风筝却需要深厚的技艺。
制作风筝主要是绘、扎、糊、放这四个步骤。不仅涉及美学,其中还有力学原理,即使样子再好看,飞不起来也不行。
“制作‘冰墩墩’花费了4天半时间。光是画风筝,就用了半天时间。‘冰墩墩’是举世瞩目的吉祥物,必须要画得惟妙惟肖,我照着‘冰墩墩’图片,边画边改,反复核准直到自己满意后,才进入制作环节。”赵艳强介绍,
“风筝的骨架,选用三年以上毛竹,将这些毛竹根据所需宽度、长短劈成竹篾,用竹篾扎成所需的形状,接着用酒精灯烤,然后扎在板子上,板子上留有展现眼睛的‘小洞’,当然是根据画好的‘冰墩墩’眼睛的比例提前刻好,最后再把画面糊上,晒干……”赵艳强自豪地介绍他的设计理念和巧妙之处,“为了突出大熊猫‘冰墩墩’可爱的眼睛,我最终选用了板子风筝。因为板子风筝能完美体‘冰墩墩’眼睛‘一眨一眨’的效果。”他说。
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发源于北京,又从天津转入廊坊安次区第什里小镇,并形成规模享誉海内外。1988年,11岁的赵艳强开始跟着师承天津“风筝魏”的叔叔赵宗信学做风筝。竹篾、绢布、胶水、棉线……这些寻常的材料在赵艳强手中不断地变化组合,大到5米多长的老鹰风筝,小到巴掌大小的双鱼风筝,特别是他做的软翅风筝,更添柔美洒脱,颇受人们喜爱。2009年,第什里风筝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3月,赵艳强被河北省文化厅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风筝&我家门前办冬奥 |“冰墩墩”,起飞了
文章插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曾经在国外展示和放飞第什里风筝的赵艳强,带着责任感和荣誉感,把传统风筝技艺融入“冰墩墩”等冬奥文化元素中,寄托了非遗人对北京冬奥会的深情祝福。
【 风筝&我家门前办冬奥 |“冰墩墩”,起飞了】摄影:张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