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者与诗人的光芒在德国绽放(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 三 )


冯至对中德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也因此屡次得到德国不同学术组织及政府嘉奖,为人们所崇敬。
1983年,冯至被授予歌德奖章。1985年,冯至获得“格林兄弟文学奖”。1987年,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将本年度艺术奖授予冯至,奖励他为中德文化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冯至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亚洲人。授奖词中说:“作为歌德研究者和海涅、里尔克以及尼采的译者,他让德国经典在中国被熟知;德国思想史在中国能够被了解和接受,冯至为此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中德之间由数代人搭建起的文化桥梁,正是通过他的文学工作得以巩固。”同年12月,时任德国驻华大使韩培德以德国联邦总统理查德·魏茨泽克的名义,将“大十字勋章”授予冯至,以表彰其在中德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功绩,体现了德国政府对冯至贡献的肯定。
冯至还于1988年获得了“弗里德里希·宫尔多夫外国日耳曼学奖”,以表彰他为推动中国高校德国文学教学以及为深化中德文学联系作出的贡献。汉学家陶德文(Rolf Trauzettel)在授奖词中回顾了冯至各个时期的研究和创作。他指出,歌德为处于新旧文学“文以载道和自我表达”这一冲突中的冯至提供了一种和解的可能性;而里尔克的“诗歌作为经验”使他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遑论其十四行诗对冯至诗歌创作的影响。另外,陶德文也注意到,冯至并没有让自己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他的《杜甫传》就是对自己文学之根的重申。
一方面,作为德语文学在中国译介的先驱,冯至以其杰出贡献受到德国学界及政府的尊敬。另一方面,由于其对中西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精妙结合,《十四行集》成为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出色代表,引起德国汉学家的深入分析与讨论。总而言之,学者与诗人是冯至的两重身份,其所焕发出的光芒,闪耀在歌德的故乡。
(作者系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