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白先勇,中华民国时期新桂系代表将领白崇禧之子,曾获得过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和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孽子》、《游园惊梦》等,其中《台北人》更是入选了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作为一名出身高官富贵的作家,一帆风顺应该是他的人生写照。可惜白先勇生逢乱世,幼年时期便跟随父母离开了老家广西,之后去了重庆,上海,南京,香港,甚至美国等,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台北。他的一生,究竟经历过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一、特别的少年时代
白先勇7岁时,患上了肺结核。由于肺结核在当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他独自一人在花园山坡上的房子中静养,四年时间匆匆而逝,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特殊的童年遭遇使得白先勇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并为之后来的作家身份奠定了理想的根基。


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白先勇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民间传说和经典著作,如《薛仁贵征东》、《啼笑姻缘》;巴金的《家》、《春》、《秋》;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记》,特别是《红楼梦》深受白先勇喜爱。这些都表现出了白先勇对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天赋。
白先勇具备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学素养,来源于他对中国文学的充分了解和深沉热爱,这就是为什么白先勇留学于美国、长期生活在中国台湾,在欧美文化氛围中成长,而他的大部分作品却仍能保持着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原因。白先勇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一直热爱着祖国山河、心系华夏民族。


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白先勇虽然生长于条件优渥的官宦之家,但他并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孩子,他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悲惨的底层劳动人民都怀着怜悯之心。在《孤恋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白先勇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娟娟、朱凤、王雄这些底层人物的形象,并用同情的口吻及字眼控诉着他们的悲惨命运。


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行至暮年,白先勇对祖国和民族的怀念依然无法淡薄下去。正是由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枕之心,即便远离祖国大陆,他的“乡愁”之情溢于言表、现于文笔。
二、白头偕老的约定
白先勇在中国香港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是同性恋者。在那个年代中,承认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就意味着给家族带来了耻辱。据悉,白先勇说相信父亲知道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但实际上并没有与他交谈过。


王国祥!白崇禧之子:因性取向成为家族耻辱,对患病的爱人32年不离不弃
文章插图

1957年,白先勇正值青春年少的20岁,正在为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在台北备战高考。在一次补课的时候,他由于路上有事耽搁而跑向教室,正巧被走廊上另一个方向跑来的人撞到了。如同落俗小说的桥段,二人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个人就是跟他相伴了35年的同性恋人——王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