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川籍青年文学评论家赵依《物色》出版:文学评论要得“文章之法”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文学评论是文学生产和文学生态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做一个好文本的理想读者,对于科班出身的文学评论者,赵依的回答是,“对我而言,文学评论起码要有一定的学理和来路,有敏锐的洞见和问题意识,饱含真诚与善意,怀揣自我在时代语境中的共鸣,同时本身也要得‘文章之法’,写得像样。”
邱华栋@川籍青年文学评论家赵依《物色》出版:文学评论要得“文章之法”
文章插图

赵依
赵依,四川成都人。出生于1989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从事理论评论和小说创作,曾任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现供职于《中国作家》杂志社。2022年1月,赵依的文学评论集《物色——文学的维度与标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
邱华栋@川籍青年文学评论家赵依《物色》出版:文学评论要得“文章之法”
文章插图

“物色”取自典《文心雕龙》“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物色》收录了赵依近十年间创作的文学评论。分为三部分:“视界·现象”从近年的文学前沿现象切入观察、生发思考;“视点·现场”对创作的最新成果进行考辨,研判特点与流向;“视域·回望”则通过重回文学源头昌明中国文学的价值谱系。在第二部分的现场研究,可以看到赵依对阿来《云中记》、周晓枫《星鱼》等作品的研究。此外还收入 《“微”察秋毫——浅谈微小说与微阅读》《“90后”的新媒体文学生活》《“90后”写作如何敞开?》《浅析鲁迅文学精神在青年写作中的缺失》《从仙侠传统看网络文学的“正名”问题》等文章。从中可以清晰看到赵依对当代中国文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和见解。
“物色”这个概念涵义丰富。赵依解释说,它首先取自中国古典文论经典《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讲了自然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谈了《诗经》《楚辞》汉赋和晋、宋作品里的自然与人的精神关系,总结了结合自然物象写作的原则和方法,用今天的理论来描述,大概就是自然文学、生态文学,内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现代汉语中,“物色”指寻觅、择选,需要动作发出者带着某种标准去审视、探求。
邱华栋@川籍青年文学评论家赵依《物色》出版:文学评论要得“文章之法”
文章插图

“植根于人性的丰富存在并由此进入一个个文学的世界”
除了写文学评论,赵依还是一名文学创作者。她的小说曾获“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提名奖、《北京文学》优秀新人新作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 对于创作与评论之间的关系,赵依有自己的体会,“小说提供直接性的经验,评论则是提供方法和理论,一日三餐,会吃和会做同样重要,它们大约是能相互砥砺的,但对于个人,先成为大厨还是先成为美食家,各有各的契机。无论是文本本身,还是意义层面,小说和评论不会互相替代,而维系它们的多声部,需要经由文学普遍的精神性力量抵达源源不断的创造。”
要把文学评论写好,并不容易。赵依也有自己的心得,“我写文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持有一种对话意识,这可能来自于古典文学的对话传统,我也写过严羽《沧浪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的一些读札,文中想要光大的就是这种对话精神。我的评论工作大部分是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在细读、复读和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校正自己、倾听作家声音,以期从阅读经验出发,在经验的对话、校正中来寻找确认。”
这是赵依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得到李敬泽、邱华栋、谢有顺、刘大先等资深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在李敬泽看来,“一位年轻的评论家寻找和锤炼自己的目光:她是敏感的,唯其敏感,她的目光中有一种珍贵的紧张犹疑,如琴弦颤动。有的评论家的思想是一条直线,而她的那条线波动缭绕,似乎她不是在抵达某个目的,而是在想象和探索某个空间。愿她永远这么紧张这么犹疑,正是以这种小心翼翼、专注和好奇,物色之微被辨析,世界与艺术之妙被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