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 二 )


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
文章插图

“不管什么布,得会用。”石运梅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以前只是单纯地追求形状像,现在更加注重布料的颜色、花纹、质地与内容题材的相得益彰,“因材施布”。她乐此不疲地寻找着布和题材的契合点,她剪过几只小鸟,布的色彩、花纹,恰如其分地成为鸟身体的组成部分。
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
文章插图

石运梅的布贴画,以普通的布料为“笔墨”,通过剪、贴等工序生动地展现出国画的“水墨”效果和意境,她创作的《马到成功》,如果不走近看,就宛若一幅水墨画。她的作品凭借严谨的构图、生动的造型、和谐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不少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作品永远没有完成的时候。只有不断地打磨精进,才能逐渐逼近完美的效果。”石运梅说。
用布贴画讲述非遗和沂蒙故事
从普通布贴画爱好者转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种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她不仅要把布贴画做好,还要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布贴画这项传统手艺。石运梅说,这些年交流、展示、教学,一直在路上。
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
文章插图

【 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石运梅经常参加各种展演活动,带着布贴画走进学校、社区,教学生和爱好者动手做,从这里到那里,像个陀螺一样在临沂各县区及周边城市奔波。采访人员见到她时,她刚从淄博参加完活动回来,“这两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
文章插图

有一次,应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邀请,石运梅带着她的“沂蒙布贴画”艺术,赴埃及首都开罗进行系列文化交流,这是沂蒙布贴画首次走出国门。为让当地人更好地接受来自东方的布贴画工艺,石运梅特地创作了一幅具有北非风情的《埃及艳后》布贴画作品。石运梅回忆说,这幅作品花了4天时间,共用了棉、麻等200多种布料,“光一张嘴就用了4种布料,脸的颜色也要体现出光影的变化。”交流期间,她还开设课程,教当地人制作布贴画,这些洋学生,尊称石运梅为“汉老师”。
非遗文化&沂蒙手艺人⑩|石运梅:以剪代笔,用布贴画
文章插图

“故事性是布贴画的灵魂。”石运梅告诉采访人员,画面再美,要是缺乏内容和内涵的支撑,就难以打动人。最近,她打算集中创作一部分作品,将捏面人、画糖画、拉洋片等这些民俗风味的非遗文化和沂蒙红色故事用布贴画讲述出来,用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和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