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你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后半句吗?( 二 )


再再读诗,又有新意。或许纳兰性德悟着悟着又觉不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深思,这世间的事物与道理也如此。你永远不能相信第一次看见的东西,往往不真实。已被大部分人所认可的哲学里已说明,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认识和了解是不同的,人如果永远只是停在表面,不深挖事物的本质,就如感情永远停在第一印象中,实在粗浅。当人不再停留在初次接触,开始思考开始挖掘,了解得越多,总结得越多,智慧则生矣。你与这世间大部分仅仅为生存奋斗的人们渐渐不同。


人生若只&“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你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后半句吗?
文章插图

不同或许没有不好,这才有求同存异的共识。碌碌人生中,不同是常态,一切都相同才是反常。某天你在大街上遇见一个人,他突然与你攀谈,欲与你达成所有的共识,这样的人往往令我们起防备心理。唐明皇与杨玉环生生世世的夙愿已经不流行了,我们往往看今生,观现下的事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我如果永远活在有滤镜有距离的美好里,其实也是虚妄的想象。作者都没有活在过去,后面也娶纳多数,也将其他女子放在心里。谁又记得当初的诺言和生离死别的过去呢。
从这情绪中脱离出来,这首诗的文学地位不可否认,纳兰性德的诗大多是此基调,“真”且婉转。清丽哀感的情绪慢慢的表现出来,多读几遍韵味悠长,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饮水集》有意思的几句:“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侧帽集》中“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读他的作品容易进入他的情绪里,共情于此。


人生若只&“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你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后半句吗?
文章插图

从小读诗,老师便教导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分析感受,这样才容易找到文后题目的答案,于是我们绞尽脑汁地描写,尽量全面的答出全诗的“思想感情”。上文也有这种感觉,但纳兰性德在写此诗时究竟怀揣如何情绪,已无从落实。不过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喜欢,欣赏作品即可。
后来许多大家对他的评价都不俗,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王国维那句:“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大家如何看呢?
文/枕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