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古史传说时代的“丘”与“虚"

|文明起源?古史传说时代的“丘”与“虚"
本文图片

图版三〇彩绘陶房
东汉中晚期
通高26厘米 , 面阔 68.7厘米 , 进深23.3厘米
焦作市马作村出土
《古史传说时代的“丘”与“虚"》
李锦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期第18~26页
中国先秦典籍中 , “丘”、“虚”之类的古地名不乏记载 。 从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考察 , 这些古地名包容着十分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 , 往往同古史传说时代的某些重要的氏族以及古帝王的活动踪迹相联系 。 因此 , 探讨丘、虚文化内涵 , 对于史前考古和史前史研究 , 尤其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
丘与虚均是自然形成的高地而非人工堆筑;丘与虚的地形地貌与险峻的山陵峰峦判然有别 , 它是比较开阔低缓的高地;丘与虚的地质结构是以土或细砂土为主 , 而不是寸草难生的岩石戈壁 。 考古资料表明 , "丘”、显是丈式本严八布在董河中下游地文明的发源地和原始部落的宗教圣地 。 古史传传说时代的丘、虚
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 正如《尔雅·释丘》所说:“天下有名丘五 , 三在河南 , 其二在河北 。 ” 历史上以丘命名的古地名可分为两大类 , 一是因古史传说而得名 , 如帝丘、商丘、夏丘等;一是因地形地貌而得名 , 如营丘、章丘、宛丘等 。 即使后者 , 其附近也往往有史前遗址分布或与某些古史传说相联系 。 新石器时代 , 丘、虚及其周围地区 , 是各人类共同体的活动中心 , 人们在开拓土地的同时 , 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和力史 。 长此以往 , 每个丘、虚都形成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 丘、虚相继发展为区域性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 并将自身的文化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或辐射 , 导致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 。 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 各部落集团便以丘、虚为基地 , 向外寻求扩张和发展 , 在长期的冲突和接触中 , 不同的族系逐渐走向融合 , 不同的文化渐次发生交融 。 这种滚雪球效应使质朴的氏族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 终于在那些经济、文化、军事等综合实力最强的丘、虚地域内 , 最早产生了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和高一级的社会组织结构 。 于是 , “氏族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 “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 。 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光终于出现在古老广袤的地平线上 。
|文明起源?古史传说时代的“丘”与“虚"
本文图片

|文明起源?古史传说时代的“丘”与“虚"
本文图片

《洪灾之夏话共工——“共工振滔洪水”与红山文化的衰落》
何驽《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23日第3版
本文考证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共工氏即为红山文化的先民 。 认为“共工振滔洪水”(《淮南子·本经训》) , 实际是红山文化共工氏毁林开荒所导致的洪水 , 给下游或中原带来直接的深重灾难 , 而当地耕地的退化则很可能是导致红山文化自毁的原因之一 。 此外 , 猪是红山文化主要的家畜 。 红山文化是后来东胡族系的祖先 , 东胡人属通古斯语系 , 西方民族视之为“养猪人” 。 过度的放猪 , 不仅对草场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 而且由于猪拱土破坏地表上层后下层砂土翻上 , 为土地的沙化推波助澜 。 红山文化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带原本宜牧不宜农 , 只是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间 , 全球在最后一次冰期后的转暖达到最高峰时 , 随气候带北移 , 农业社会的人们进入此地开发农业 , 并迅速繁荣 , 进入复杂社会 。 但是毁林开荒和放养猪的谋生手段 ,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结构 , 最后不仅贻害“天下” , 也葬送了自己 。 在此后一千年间 , 所谓的“后红山文化”明显由农耕改为游牧狩猎 , 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自我修复做出巨大贡献 , 直至夏家店下层农业文化再次于此地崛起 。 然而 , 人们并没有接受历史教训 , 后来四千年间农牧带在这一地区的拉锯战 , 最终将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摧残得永难恢复 , 于是在上个世纪 , 大自然给我们留下一个四万多平方公里的科尔沁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