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潮汕的史前文化

潮汕的史前时期 , 现在已知的 , 是距今8000年以上的“南澳象山文化遗址” , 它与福建闽南的“漳州史前文化”为同一系统 。 距今约6000至5500年的潮安“陈桥文化遗址” , 仍与闽南的文化同时 。 距今3500年前后的“普宁后山文化遗址” , 其最先出现的 , 仍属于河姆渡第三期的文化 , 可以说 , 这4000余年间 , 本地原住民创造的新石器文化 , 可归属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文化区 。 在1974年以后 , 本地发掘出数目颇多 , 年代稍晚于后山遗址 , 距今约3400至2900年(相当于商代中后期到西周前期)的同一个文化相遗址 , 最先发掘出土是饶平县浮滨区 , 故命名为“浮滨文化” 。 它最先的露头 , 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 , 当时在粤东传教的意大利籍神父麦兆良 , 他在海丰、蕉领等地发现一种含釉陶大口尊、石戈等为特征的考古遗存 , 把它归入其所谓的“菝仔园文化” , 浮滨文化历经20余年的调查、发掘、研究 , 它不但在广东的潮阳、潮安、普宁、揭阳、大埔、丰顺、南澳等地发现 , 另在福建的闽南地区的漳州、泉州等地也有颇多遗址的存在 。 它分布的范围在榕江、韩江、九龙江、晋江四个流域 。 透过日益积累的考古现象 , 对比商周史料 , 不难看出当时中原统治王朝的势力 , 为了掠夺南方的铜矿、食盐、和南中国海的宝贝 , 向长江以南及闽粤进行扩张 。 有一支以江西清江吴城为基地 , 溯赣江而上 , 经闽南而影响漳潮 。 在经济的开发 , 财富的掠夺以外 , 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 一方面涵化本地原住民文化 , 另也承受其多数族群的冲击与融合而居留 。 或许就是今日许多潮汕方言渗杂中原古音的起源 。 可以说 , 粤东这片第一次出现中原商周文化传统的“浮滨文化” , 该是潮汕文化积淀的底层或溯源 。 继浮滨文化之后 , 另有距今约2700至2200年(相当于春秋战国时)的考古遗址 , 也同时在此被大量的发掘出土 , 它是带有南越文化特征的夔纹陶器说明在长江下游为楚所灭的百越族文化 , 也向闽粤强势渗入 , 而与本地原住民文化再一次的互动 。 秦汉时期 , 又一波中原汉文化南渐 , 它透过南越文化间接波及本地 , 影响虽不直接 , 但欲使原住民文化缓缓的质变 , 而逐渐影响其原貌 。
潮汕|潮汕的史前文化
本文图片

潮汕进入历史时期的第一个名称 , 是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 置“义安郡”开始 。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时废郡 , 改称潮州 。 一直到清咸丰8年(1861年)汕头港(市)依天津条约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 。 更因地方行政体制已废州而设县市 , 地方有识之士 , 就以“潮汕”名号来永续活化它的风貌———“潮汕商船”的名称 , 不就是一个实例吗?
誉满东南亚的潮籍学者萧遥天 , 于1982年在台湾发表的一篇“漫谈潮州文化”的文章之中说:潮州古为闽越地 , 秦属南海郡……潮州人源出之中州河南、历晋五胡之乱、唐末五代之乱而迁离原住地 , 经安徽、江西入福建南部 , 再徏潮州、台湾、海南岛 , 一贯地保持其原住地语言 , 今天的语言学家就现状称“福佬语系” , 其实 , 应称河佬语系……潮州古代的土著为畬族 , 海上有另外一水上人家的“蜒族”……萧氏也强调中原历代先民南迁 , 是导因于逃避异族侵略的战乱、县官的贬谪与战士的戍边 。 主观的指出潮州人是善于逃走的义民 , 赋与后代勇于冒险向外谋生的品性 。 贬官犹引述韩愈贬为潮州刺史的例证 。 戍边是由将官统率大量军士南来 , 往往成为大量的移民 , 也举唐初陈政入闽垦殖 。 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的经略八闽 , 现在很多闽南人、潮州人 , 是他们及其部将军士的后代 。 明末倭寇扰闽 , 大批的“福佬”避寇移入潮州(萧氏漏列了秦始王统一中原后 , 派屠睢、任器攻南越 , 发谪戍50万人守五岭 , 与百越族杂居 , 是历史上最早落户潮州的中原人) 。 萧氏还以他丰富的语言学识 , 引证现在的潮汕方言 , 由于最先的中原移民 , 是经由江西、闽南而至潮州 , 在海禁未开以前 , 交通闭塞 , 少受外来的影响 , 保存原住地古语的成份最多 , 外方华人听了我们所讲的“古汉语” , 好像外国语言 , 尚不知道是他们语言的祖宗呢 。 他举出很多现在汉语读不通而潮语读通的例子 , 证明现在的潮语是古代汉语的“活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