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希如@每一次转身都是一出梨园大戏,13台17场演出汇聚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

傅希如@每一次转身都是一出梨园大戏,13台17场演出汇聚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
文章插图

家门口的戏剧盛宴如约而至!“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将于3月11日至4月30日举行,13台17场精品剧目将轮番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来自江浙沪皖蜀的八家院团将集中献演京剧、昆剧、评弹、黄梅戏、滑稽戏、曲艺音乐剧、越剧等剧种的优秀剧目,汇集史依弘、李军、安平、奚中路、单雯、施夏明、高博文、孙娟、吴亚玲、蒋建国、张军、傅希如、吴凤花、吴素英等一众名家名角。
走过第十三个年头的“东方名家名剧月”是国内第一个以民族戏曲为核心的成规模定期举办的民族艺术展演盛事,始终以“推动民族戏曲在当代壮行”为宗旨,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培养新观众。多年来,主办方依托东方名家名剧月做民族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为优秀剧团和剧目搭建平台,为戏曲的今天和未来培养观众,为中国戏曲事业输送“源头活水”。 迄今为止,五位“梅花大奖”得主、11位“二度梅”奖得主、87位“梅花奖”得主相继在舞台上绽放。截止到本届结束,共涉及25个剧种,54个团体,175台236场演出。
立足当下、拥抱新观众。据统计,去年的东方名家名剧月大于80%的观众都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年轻观众逐渐成为观演主力军,民族艺术正跨越时代焕发盎然生机。
三台大戏上阵,展现“海派”京剧魅力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3月11日-12日,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将以上海京剧院新版京剧《大唐贵妃》拉开序幕,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依弘、李军、安平、奚中路、杨东虎等名家携手献演。新版京剧《大唐贵妃》脱胎于梅兰芳上世纪20年代的名剧《太真外传》,其背后有着近百年的演变渊源,是梅派艺术的代表作品。此次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在汲取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融合了“京派”“海派”的独特韵味,以新时代的审美进行的重新演绎,体现着梅派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打磨的精神。
傅希如@每一次转身都是一出梨园大戏,13台17场演出汇聚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
文章插图

京腔京韵,好戏连台。除了此次开幕大戏,沪上观众有机会在此次东方名家名剧月欣赏到另外两台上京大戏。4月15日-16日,经典传统大戏《龙凤呈祥》与经典折子戏《失·空·斩》也将粉墨登场,傅希如、高红梅、高明博等多位上海京剧院表演艺术家悉数登台。《龙凤呈祥》是一部寓意祥瑞圆满的吉祥喜庆戏,取材自《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角色多,行当全,其中傅希如饰刘备,国家一级演员,高红梅饰孙尚香,尽显国粹之风华正茂,让观众一饱眼福;《失·空·斩》则被誉为“最立体”的三国戏,是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的合称。三出戏相对独立又紧密衔接,无论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是谨慎多疑的司马懿,剧中人物惟妙惟肖,个个出彩。
传统与现代对撞,当话剧导演遇见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绽放瑰宝之光,话剧导演为戏曲舞台带来了“现代性”的气息。 3月18日-19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将带来昆曲《1699·桃花扇》,由“梅花奖”得主单雯与“白玉兰”奖得主施夏明领衔主演。《1699·桃花扇》是昆曲标志性传承剧目,剧目借明末清初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著名话剧导演田沁鑫2005年应邀依据原本改编打造了昆曲大戏《1699·桃花扇》, 剧中通过古典戏曲中现代话剧结构的尝试、舞台布景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场面调度“文武兼备”等方面的创新,为传统戏曲的发展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同时,该剧重视传承,凝聚了多代人的力量,十几年前该剧首演的时候,“昆四代”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饰演李香君的单雯只有十六岁,而如今的舞台上也有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第五代新秀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