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再读红楼梦,顿悟最“冷”的姑娘贾惜春,为何住进了最暖的暖香坞
红楼梦中有三个以“冷”著称的人,柳湘莲、薛宝钗还有贾惜春。要说这人的性格养成,和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薛宝钗,出现在贾府的时候其性格是安分随时,纳言罕语,有和她年龄不相符的老成。但是从后文中她和林黛玉说过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得打,骂得骂,烧得烧,才丢开了。
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她小时候也淘气,但是从她父亲去世之后,她的哥哥又不是个省事的人,她的母亲薛姨妈也是个遇事不拿主意的人,薛宝钗才收起那份孩童之心,帮助母亲料理家事。又因为是经商的家庭,所以她学会了权衡,在贾府这个人多嘴杂的复杂环境中,她“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因为不喜怒于色,所以她显出几分冷。
文章插图
她的冷是情绪的克制,是衡量权衡过后的理智。但是她的性格中有“热”的成分存在,毕竟是妙龄少女,哪个少女不善怀春,面对贾宝玉她就很难克制流露自己的喜欢,这份热情也是她胎里带着一种热毒,要时时服用冷香丸来中和。
柳湘莲,人称他“冷面郎君”。他自幼父母双亡,是个城市游民。在文章中柳湘莲和贾宝玉商量为秦钟上坟的时候说过
我一贫如洗,家里没有积蓄,总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
说明柳湘莲大手大脚花钱惯了,他曾经是世家子弟,父母亡故之后才贫穷。常年的独来独往的生活,让他对世事看得比较淡薄,当贾宝玉想请他替自己尽一份心的时候,他拒绝了。他说“大家不过各尽其道”在人情世故上显得有些冷漠。
文章插图
所以他得知和他订婚的姑娘是暂居在宁国府的尤三姐的时候,断然要退婚,因为他觉得“宁国府中只有石头狮子是干净的”,如此决绝,也很少见。但是后来他得知尤三姐拔剑自刎以证清白的时候,他毅然削发出家遁入空门。他的“冷”中有“热”。
贾惜春,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说贾惜春是贾珍的胞妹“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论年龄,她比林黛玉年龄还小。当时贾珍的儿子贾蓉都十六岁了,贾珍少说也有三十五六岁,那么他的父亲贾敬怎么说也得四十五六岁。也就是说贾惜春是贾敬在四十来岁时生的,她的母亲可能在生她的时候难产而死。所以书中说因为贾母喜欢,才把她“从宁国府抱到荣国府”。一个“抱”字,突出她的年幼。
文章插图
都说林黛玉在贾府寄人篱下,是个孤女,但是林黛玉还有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光,而惜春,自幼没有见过生母,她的父亲贾敬一味的炼丹修道,和红尘来了个彻底了断,大她很多岁的哥哥,和她根本没有过交集,到了贾母这里,贾母关心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年幼的惜春没有得到过厚爱,没有享受过温馨的亲密关系。
她小时候的玩伴就是时常来贾府走动的尼姑智能儿,有生活常识的人知道,在这么多哥哥姐姐存在的大家庭中,惜春就是个跟屁虫般的存在。周瑞家的送宫花,她脱口而出日后去出家当姑子,那本是天真烂漫的孩提,还幻想美丽明天的年龄,何以会说出那样的话?但是没有人理会她说了什么,她内心想的是什么,她情感的需求是什么,因为没有被好好爱过,她也不会爱别人,表现出来的就是心冷口冷。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