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文章图片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用肥美的蚯蚓当作鱼饵引诱鱼儿上钩是钓鱼佬惯用的技术 , 每每都能够钓到个头不小的大鱼 。 人们往往认为这都是因为蚯蚓太香了 , 令鱼儿不由自主地上钩 。
但其实 , 我们的认知可能存在偏差 , 鱼也许并不爱吃蚯蚓 。

万年钓饵:蚯蚓蚯蚓号称钓鱼界的“万年钓饵” 。 它们是寡毛纲正蚓科正蚓属的无脊椎动物 。 蚯蚓长着圆柱形带环节的身体 , 通常约为11厘米至38厘米 , 宽约为5毫米至12毫米 。 蚯蚓体表黏糊糊的 , 体色主要呈紫灰色 。

蚯蚓的生存能力很强 , 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 , 目前中国的蚯蚓主要有170多种 。 蚯蚓一般栖息在温度较高、腐殖质较多的表层土壤中 。 蚯蚓怕光 , 通常顶着夜幕活动 , 白天睡觉 。
同时 , 蚯蚓有在干燥环境集抱成团的习性 。 看似佛系的蚯蚓 , 在食物面前 , 也很难一直静止不动 。 它们喜欢吃落叶、枯草、植物碎屑 。

除了“万年钓饵”的称号之外 , 蚯蚓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 叫做地龙 。 蚯蚓所蕴含的营养非常丰富 , 具有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 。 平时 , 蚯蚓在地层的运动起到疏松土壤、提高肥力的作用 。

但蚯蚓也具有不小的缺陷 , 它们与世无争 , 是一种相对原始的动物 。 蚯蚓没有呼吸器官 , 只能通过皮肤表面的水分溶解氧气 。 蚯蚓常年保持着湿漉漉的状态 , 为的就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呼吸 , 维持生命 。
倾盆大雨过后 , 土壤的疏通孔被雨水挤占 , 含氧量极低 , 蚯蚓为了保持正常的呼吸 , 只能蠕动到土壤外边来 。

为什么蚯蚓一出场 , 鱼就缴械投降了呢?看似没有什么攻击力和自保力的蚯蚓 , 却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并且 , 作为“万年钓饵”的蚯蚓可谓名不虚传 , 只要钓鱼佬在鱼钩上挂上肥美的蚯蚓 , 基本都能够将吸引鱼儿上钩 。

为什么蚯蚓一出场 , 鱼就缴械投降了呢?鱼真的有那么爱吃蚯蚓吗?此前 , 人们普遍认为 , 鱼喜欢吃蚯蚓 , 因为每当垂钓者把蚯蚓当作诱饵的时候 , 鱼就会乖乖上钩 。 但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 , 鱼对蚯蚓的味道似乎没那么感兴趣 。
【鱼真的爱吃蚯蚓?科学家研究后发现,鱼喜欢的不是蚯蚓的味道!】
那么 , 鱼用什么东西来定位食物的方向呢?鱼有特殊的侧线系统 , 蕴含丰富的感受细胞和神经纤维 。 通过侧线系统 , 鱼能够灵敏地感知到水流变化 , 以及周边生物的信息 。

而鱼能够感知蚯蚓存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扭动带动了水纹的变化 , 这些细微的变化在虽然在人类面前无关紧要 , 但对于生存在水体中的鱼来说 , 却是异常敏感的变化 。
钓鱼佬通常都极有耐心 , 一杆子下去可以坐上半天 。 蚯蚓就那么在水中扑棱 , 想要不引起鱼前来“侦查”都难 。 可惜的是 , 这只是人类的“疑兵之计” , 而鱼一旦上钩 , 就挣脱不了了 。

鱼有既定的摄食习性跟许多物种一样 , 鱼有自己的既定的摄食习性 , 它们能够通过自身灵敏的嗅觉和触觉系统 , 对食物进行识别 。 那么 , 鱼就偏好蚯蚓这一类诱饵吗?其实不然 , 科学家们发现 , 鱼儿们也存在萝卜青菜 , 各有所爱的独特喜好 。
据了解 , 像是黑鱼、青鱼这种鱼类 , 偏好颜色深、活力强的饵料 。 而像是一些小型的鱼类 , 如鲫鱼、罗非鱼偏好软质、颜色浅的饵料 。

这些长短不一 , 圆扁不同的饵料吸引着不同的鱼类族群 , 因为它们在水中产生振动有着明显的差异 。 而这些差异和变化恰好刺激了同处一方水域的鱼 。 也有人认为 , 鱼并不是真的爱吃蚯蚓 , 只不过因为它们在生存经验面前 , 选择了具有高蛋白的蚯蚓 。

据了解 , 蚯蚓所含有的氨基酸十分高 。 这些氨基酸对促进鱼类的生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 因此 , 为了更好地生存 , 鱼选择蚯蚓这种“万金油补品” , 并不见得鱼真的爱吃蚯蚓 , 钟情它们的肉味道 。
幼鱼时期 , 鱼类基本都有吃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蠕虫等习性 。 也许蚯蚓所产生的水流震动唤醒了它们幼时的肌肉记忆 , 让鱼儿误以为蠕虫存在 。

值得一提的是 , 鱼类的嗅觉印记能够识别食物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信号物质 。 鱼具有相当发达的嗅囊 , 不仅能够探知水流变化 , 还能够侦测食物是否符合其口味 。
钓鱼佬通常将蚯蚓折断之后 , 再吊在鱼竿头 , 抛入水中 。 原本封存在蚯蚓体内的高蛋白营养物质的信息就倾泻到水中 , 被鱼灵敏的嗅囊侦测到 。

鱼“吃”蚯蚓的猜想蚯蚓之所以成为鱼类的“普适”鱼饵 , 基本上是因为蚯蚓身体中含有鱼儿需要的营养物质 。 野生物种的基本宗旨就是生存 , 光是觅食、充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
鱼儿不像人类一样追求色香味俱全 , 在野外 , 资源是有限的 , 环境是危险的 。

因此 , 野外生存的鱼更倾向于考虑眼前的食物是否能够令我果腹 , 让我存活 。 至于蚯蚓的味道几何 , 究竟香不香 , 可以做成甜口的还是咸口的 , 不是鱼考量的首要因素 。

除此之外 , 人们对于鱼爱吃蚯蚓 , 还存在着许多猜想 。 毕竟 , 它们一个生存在陆地土壤中 , 一个生存在水面之下 , 想要实际打个照面也是很难 , 可以说鱼对蚯蚓相当不熟 。

因此 , 有人认为 , 蚯蚓扭动的频率带动了水面波动 , 让鱼误以为是常吃的某种水生昆虫 , 引来了鱼的好奇观望 。 当鱼张嘴想要尝尝是不是老味道时 , 已经上钩了 。 真是“好奇害死鱼” 。

没想到在鱼的世界 , 食物也是分等级的 。 正所谓萝卜青菜 , 各有所爱 , 鱼儿能够通过水流的变化以及信息素 , 挑选自己的喜欢的食物 。 而鱼之所以钟爱蚯蚓的原因 , 也许并不是因为蚯蚓有多么美味 , 而是蚯蚓身上具有鱼所需的营养 , 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