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儿外出五年,家中无米下锅,恶婆为活命卖儿媳,穷秀才相助走大运

看古代百案 聊人性黑暗文:马耳俗话曾说:“挣得好祖宗,然后有好子孙。”教书育人,勤恳培育弟子不求回报苏州府吴县处,有一人家姓席,这席家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家中富裕,子孙繁多,人人都羡慕他家中钱财多,却不知这全是他祖上积了德的缘故。席家祖上有一秀才,是明朝的秀才,为人忠厚正直,好行善事,见人落难也会出手相帮,因家中无甚钱财,便开了一个私塾糊口。银子@儿外出五年,家中无米下锅,恶婆为活命卖儿媳,穷秀才相助走大运
文章插图
虽是教书先生,那秀才却待人极好,教育弟子用心至极,人人都把孩子送来他的学堂读书,每至年底,这秀才都要回老家过年,家中虽有数十里之远,却从不要学生送,也不肯乘坐马车,每每都要走上半天的路程。那日先生拜别好友归家,谁知走到本路是天忽下起雨来,这先生也未带雨具,脚下的路也泥泞难行,只得在路边的屋檐下躲雨,打算等雨停了再走。不想过了一刻,那雨反倒下的越发大了,天色也渐渐黑了,教书先生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也不顾自己是否与这家人相熟,心里想着扣门进去坐坐也好,有怕敲门惊动打扰了这家人,只得呆呆站在这屋檐下,如同钉在那门上的门神一般。儿子外出五年未回家,婆婆为活命卖掉儿媳也不知过了多久,雨小了一些,屋中似有哭泣声传来,悲悲切切甚是凄惨,待先生细听才发现是婆媳两个,她二人说一回哭一回。只听一个老年人说道:“媳妇,我本舍不得你,但家中柴米都没了,如何过活?只得劝你走了这条路,免得饿死在家中,”另一个声音说道:“婆婆,我与你朝夕相依,一刻离开不得,我若走了,你孑然一身,如何是好?”彼此絮语皆是凄惨之话,门内哭个不停,门外的先生也哭泣不止,心中想到:“世间有如此穷苦之人,我辈布衣得暖,粗饭得饱,室家完聚,不愁离散,就是上界神仙了。”银子@儿外出五年,家中无米下锅,恶婆为活命卖儿媳,穷秀才相助走大运
文章插图
直到半夜后,屋内的哭泣声才止住,门外的先生仍是愁眉不展,正如诗句所云:“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先生把自己立在屋檐下的苦楚忘了,反倒替他人忧心起了,于是想起一条计策,天亮后便离开此地,将这家人给记下了,待行至一里路后,先生走进一家店询问那家人的处境。小儿说道:“这家人姓刘,家中主事的叫刘达,是个做木匠的,五年前出门去了江西,丢下这一妻一母在家,家中衣食都缺,那婆婆想把儿媳卖了换些彩礼,也不至于饿死。”先生听此话心中已明白了大概,他拒绝了店小二送他吃食,反倒问店家要了些笔墨纸砚,独自一人坐在一旁写了一封信。心善救济刘家,却恐对方报恩每日都惧婆媳看见自己原来那先生想帮帮那刘家,便以刘达的名义写了一封家信,又拿出自己这一年积攒下的十两银子,放进信封中一起封好,辞别了店家后又去了刘家。待到了刘家,先生敲门便问:“这可是刘家么?”待婆媳来开了门,先生又说:“你家刘达在江西寄了一封信回家,还有十两银子在里头。”说罢将信封交给婆媳,转身便走,那婆媳还未明白,本想问问他为何刘达不归家,见他走得快只能做罢,遂拆开信封查看,见里面有十两银子,信上的字却又不认识。银子@儿外出五年,家中无米下锅,恶婆为活命卖儿媳,穷秀才相助走大运
文章插图
只得托邻居来念信,只见信上写道:“在外赚了些小钱,来年四月我定归家,先寄银十年,暂且给你们度日。”婆媳一听,无不欢喜,便拿了十两银子去换些散碎钱,买米买柴,也拒了那家买儿媳的人,那先生回家从未提过此事,若是家中问起攒的钱,便推脱说丢了,后每每经过刘家之时,都怕他们知道钱是自己送的,都急忙过去,唯恐撞见那家婆媳,反倒像是做贼的人。谁知事有凑巧,到了四月时,那刘达果真归家了,还带回了不少银钱,母亲和妻子大喜,白日里忙里满外也顾不上闲话,待夜间时聊起那十两银子。儿子归家,却说从未寄钱回家,怪哉刘达惊愕不已,说道:“家中苦楚,我在外也知晓,只因一时不能回来,连寄一封信也不能做到,那一封信和十两银子又是从何而来?”待妻子细说道:“银子不是你寄的?谁会给如此多的钱?况且信中写你四月归家,你果真四月回来。”刘达也诧异,待他看完那封信,说道:“此信真不是我写,定是一个善人见我家中贫苦,故此前来救济,又恐你们多心,才以我的名义写信寄钱。”其母回忆,那送信之人似乎是一个读书人的模样,刘达暗暗记下此事,第二日便去访遍左邻右舍,一来是久不会面,二来是问那银钱之事,众人却不知,只是这事就此传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知道刘达家曾有人送过十两银子,忽有一店小二回忆起教书的席先生曾来问过自己刘家的事,也曾写过一封信,又见他摸出银子和信一起包好。刘达大喜,去了席先生家中问及此事,正好赶上席先生为儿子准备聘礼,他将此事一说,不想那席先生为了不让他内疚,却不肯承认此事,众人见他隐瞒,又争着看了信的笔记,见果真是他的,席先生反对刘达说道:“我信中随手写你四月归来,你果真四月回家,此事是天意,不干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