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独鹤&读书 | 王纪人:《严独鹤文集》再现一代名编的跨界风采

严独鹤&读书 | 王纪人:《严独鹤文集》再现一代名编的跨界风采
文章插图

▲浙江桐乡乌镇严独鹤图书馆内的严独鹤铜像
严独鹤(1889-1968)先生是中国现代报业史上的一代名编、通俗文学的组稿人兼撰稿者。1914年起就在上海担任民营报纸《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编辑,1931年任该报副总编兼文艺副刊主编,翌年将副刊更名为《新园林》。上海沦陷后,日军进入租界,劫收所有报社。他拒绝利诱顶住威胁,乃至愤而辞职,直至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复刊的《新闻报》履职。1949年《新闻报》停刊,改出《新闻日报》,严独鹤被安排至上海新闻图书馆任副馆长。长达30余年的办报生涯终告结束,留下了丰硕的写作成果。
严独鹤&读书 | 王纪人:《严独鹤文集》再现一代名编的跨界风采
文章插图

▲望平街上的新闻报馆
仅在《新闻报》副刊“谈话”栏目,严独鹤几乎每天都要发表一篇短文,数十年如一日,多达万余篇,计数百万字。凡订阅《新闻报》的读者,对副刊上天天出现的独鹤之名,可谓尽人皆知,无人不晓。除了副刊上发表短文,在《新闻报》和其他报刊上还时有长短不一的散文随笔发表。他还写过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发表于世界书局的《红杂志》(后更名为《红玫瑰》)和其他报刊上,长篇小说《人海梦》则连载于《新声》杂志上,可惜后来该杂志停刊,未能续完。此外,他还把经他之手发表的张恨水的名著《啼笑因缘》,改编成电影剧本供明星影片公司摄制。可见他大半生跨界于编辑、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之间,可谓凡有所及,皆有建树。
严独鹤&读书 | 王纪人:《严独鹤文集》再现一代名编的跨界风采
文章插图

▲《独鹤小说集》
严独鹤在青年时代已有《独鹤小说集》(世界书局1926年版)、长篇小说《人海梦》(世界书局1928年初版)等问世。但大量散文和副刊上的“谈话”栏言论,尚未及结集出版。其孙严建平先生也是副刊编辑出身(《新民晚报》原副总编),有着一脉相承的职业情结。他在祖父逝世半个世纪之后,与上海图书馆馆员祝淳翔合作选编了《严独鹤文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付梓出版。由此使上海现代报业史上一位大咖级人物再现风采,也令当代读者有机会目击他大半生的写作成果。
文集为三卷本,含小说卷、散文卷和杂文卷,但不予序次,以见编选者无分先后、平等视之。文集既为编选,就非全收。如短篇小说仅选六篇,散文、杂文更是舍多选少。编选者并不自作序跋,但每卷均有前人或今人对严独鹤其人其行其文的评述作为附录,以供参考。
严独鹤&读书 | 王纪人:《严独鹤文集》再现一代名编的跨界风采
文章插图

▲《严独鹤文集》
严独鹤 著
严建平 祝淳翔 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说卷附录为世界书局总编、《红玫瑰》杂志主编赵苕狂写的《严独鹤君传》和《〈独鹤小说集〉序》。其传言及严独鹤“性嗜小说”,熟读中西名著。“故其所作,能融冶新旧,自成一家。散见于报纸杂志者至夥。然其意中,雅不欲专以小说鸣于时。居报界垂十年,每发表政论,多主持正义,尤为世所重云。”寥寥数语,既指出严独鹤对小说的情有独钟,又明言其更多致力于政论而为世人所重。严独鹤的小说颇多传奇色彩,人物的命运往往大起大落,从而导致情节跌宕腾挪,不刻意细节的真实。如短篇小说《留学生》里的吴轶尘,虽有真才实学,却因缺少资历难找工作,不得不投靠留洋回来的博士充当枪手,代写讲稿、演说稿和文章,只得到其十分之二的报酬。但当他得到师母的资助出国留洋回来,又搭上了关系,成为外交总长的妹夫,便官运亨通,今非昔比,拒不接见远道而来的师母,并把原来与师妹的婚约弃之不顾。在命运由穷至达的过程中,人性非但没有升华,相反走向异化。小说从世俗价值观的偏颇,写到个人道德水准的大幅下降,寓深意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