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陈奕迅配不上“歌神”的背后,是许冠杰笑傲江湖,张学友技压群雄( 四 )


所以对于他的每首情歌 ,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多少会哼唱、会耳熟 。

但陈奕迅呢 , 他走红的千禧年代 , 粤语流行歌对于内地听众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从前 。
仍是那些男情女爱的幽怨曲调 。
仍是那一两个文笔出类拔萃的词人 , 把善男信女的爱恨情仇翻来覆去地写 。
从二丁目行至富士山下 , 从好久不见到不如不见 , 首首歌都大差不差 。
而宝岛那边呢 , 一个周杰伦就已经给出R&B、嘻哈、中国风等新奇滋味 。
人嘛 , 总是喜新厌旧 , 听歌的年轻人更是 。
而陈奕迅受限于他所处环境的创作力 , 无法在地域上势如破竹 , 也匹配不上“歌神”称号 。

不行就是不行 , 碎嘴富豪刘銮雄跑出来说“娱乐圈只有一个歌神陈奕迅”也不行 。
尽管刘銮雄可以代表香江听众的看法 , 但无法代表所有华语受众 。
陈奕迅可以是香港歌坛的“限定歌神” 。
但赛区扩大到整个华语乐坛 , 竞品就多了 , 他还没有办法称霸 。
每个人的心里 , 都有了“专属歌神”最紧要是 , “歌神”的必备条件之一 , 是唱的歌与唱法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音乐品味 , 能勾起绝大多数人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一份隐秘情感 。
但陈奕迅的歌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钟爱 , 于旁人而言 , 它们有替代品 。

陈奕迅是爱陈奕迅的人的老友 , 但他没有办法承接这个时代大多数人 , 于人生每时每刻的心境 。
无论他在红馆卖力唱多少场 , 哪怕场场都爆满 , 还是有人充耳不闻 。
他们待在家中 , 坐在茶水间 , 或是在路途之上 , 听着那首专属于自己的歌仔 。
或是用老旧的收音机听 , 或是用手机里的音乐APP听 。
有些地方 , 陈奕迅的歌声到不了 。
所以很遗憾 , 新时代的“歌神”之名 , 他拿不到 。
其实也怪不得他 , 是时代把“歌神”的阈值拉得太高太高 。
歌神要拿到好多奖项 , 开好多演唱会 , 卖出很多唱片 , 还要好多好多人听 。

前面那些条件 , 努努力也未尝不可 。
但“好多好多人听”这一个条件 , 放在当下来看 , 实在太难以企及了 。
许冠杰在他的时代 , 笑傲江湖 。
张学友在他的时代 , 技压群雄 。 而陈奕迅呢?
很遗憾 , 他处在“诸神黄昏”的时代 。
虽然惋惜 , 但“歌神”的消亡 ,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 ,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听流行的 , 觉得听民谣的穷酸 , 但后者说:你奈我何 。
听hip-hop的 , 觉得听流行的没劲 , 但后者说:你奈我何 。
听摇滚的 , 觉得听hip-hop的幼稚 , 但后者说:你奈我何 。
大家都觉得听网络神曲的没品位 , 但后者说:你奈我何 。

音乐与音乐之间 , 那一条鄙视链再顽固 , 也少有人会没礼貌到删掉别人的歌单 。
也没有唱片公司能轻而易举达到“奸计” , 用造势与炒作 , 把一个人推到你面前 , 叫你只听他的歌 。
即便偶尔出那么一两个红人 , 我们也有权 , 动动手指把他划走 , 在音乐软件的浩瀚曲库里找我们中意的 。
尽管泥沙俱下 , 但时代还是把“音乐审美权”交还给了每一个人 。
所以 , 用影响力、奖杯堆叠起来的歌神没有了 , 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专属歌神 。
心里有人了 , 就装不下另一个“她”或“他” , “歌神”之于每个人也一样 。
所以 , 陈奕迅是一部分人心中的“私域”歌王 , 但他永远不会是跨时代、跨地域的歌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