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则不然,他是将血淋淋的现实彻底剖开,甚至对浓郁的黑暗犹嫌不足,以阴暗、低俗、污秽的字眼加以强调,甚至某些作品从书名开始就引起青少年的猎奇心理,这样的风格特色显然不适宜作为孩子们的阅读书目。
文章插图
三、题材选取与学生生活阅历不符
莫言的作品在题材的选取之上,与学生阅历同样存在不对等之处,在他的11部长篇小说中,题材的侧重各有不同,唯一的相同之处在于题材都较为生涩久远,富有时代气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阅历而言很难支撑他们做出正确的理解。
譬如在他的代表作《丰乳肥臀》之中,描绘了一个旧社会家庭,有着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通病,母亲上官鲁氏生了九个孩子,只得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上官金童,宠得如珠如玉,18岁仍要吃奶。莫言以这种混乱失序、耸人听闻的状态来批判男权社会思想下所养育的“巨婴”。
而在1989年开始创作的作品《酒国》中,则反映了中国渊源已久的“酒桌文化”、官场腐败等问题,这些题材所反映的现象在今日仍然具有极高的讨论度,在语文教材中也不乏对于社会黑暗面进行批判的文章。
譬如鲁迅的《孔乙己》、《药》等,那么为什么唯独莫言的作品无法入选呢?究其根本还在于莫言粗俗化的语言表述,抨击社会的阴暗面本就需要审慎的尺度掌控,而粗俗化的语言化风格会一定程度地扭曲批判的本意,使得辨识力缺乏的学生产生判断方向的扭曲。
文章插图
虽然莫言的作品与语文教材里的作品难以契合,但这并不代表着他的作品缺乏思想性、文学性,诺贝尔奖的授予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笔下的文字难见美好、光明的一面,但是文字所承载的思想仍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莫言的作品并不能以受欢迎与否、能否选入语文教材来简单地作为判断标准,其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足以对于几代人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进而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
就像莫言自己曾说的那样:“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所以又何必在意教科书不录自己的作品呢?
【 一朵云!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第一人,为什么语文课本从不选录他的作品】文/扒拉文史
- 史湘云#红楼梦:黛玉直到临死前才看清贾母的真面目,不禁对其恨之入骨
- 花鸟画!唐云:画人民喜闻乐见的花鸟画
- 高士图&「侯超」|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图录@画家李凌云山水画被英国罗素拍卖公司成功拍出
- 书法家|书法家释海云(扬州江都)
- 梅花三弄!「马健」|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海波东#斗破苍穹:云韵主题曲一出,拥抱结束,萧炎后悔在魔兽山脉当圣人
- 云韵!斗破苍穹萧炎是一位渣男有了萧潇以后,他确实改变了很多
- 莫言#刘禹锡参观朋友新住所,写下一首诗,充满趣味而又真诚
- 云梦泽#古代诗句中出现的那些好听地名, 真的甩现代地名几条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