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聊斋故事:荞中怪、捉狐
荞中怪
文章插图
山东长山有个姓安的老人,生性喜欢操持农务。秋天荞麦成熟了,割下堆在田垄旁。当时附近村子里有人偷庄稼,所以他叫雇工们乘月色连夜用车运送到场地上。等雇工装满一车回去了,自己留下巡逻守护。就把长枪枕在头下,露天躺一会儿。刚一闭眼,忽然听见有人脚踩荞麦根,嚓嚓作响。怀疑有盗贼,急忙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大鬼,高一丈有余,一头红发,满脸胡须,离自己已经很近了。他害怕极了,顾不得细想,猛地跃起,举枪对大鬼狠狠刺去,大鬼吼叫如雷,逃得没影了。老人怕大鬼再来,忙扛着长枪回家,半道上遇见雇工,便把刚才的情形对他们说了,并告诚他们不要再去。众人听了,半信半疑。过了一天,在场地上晒麦,忽然听见半空中有声音,老人大惊失色,喊道:“鬼物来了!”拔腿就逃,众人也跟着逃窜。过了好一会儿,重新聚集到麦场上,老人命雇工们多安置一些弓箭防备着。第二天,鬼物果然又来了,雇工们数箭齐发,鬼物害怕,逃之夭夭。接连两三天竟没有再露面。
文章插图
荞麦进仓后,荞麦秆满地都是,老人吩咐收拢来堆成垛,自己亲自爬上去用脚踩实,堆得有好几尺高了。忽然望着远处,吓得失声喊道:“鬼物来了!”众人急忙寻找弓箭,可是鬼物已直扑老人。老人往后便倒,鬼物在他的额头上咬了一口就走。众人一齐上垛细看,只见额骨被咬去手掌大一块,昏死过去,不省人事。背回家里,老人就死了。后来这个鬼物再也没有出现过,也不知它到底是个什么妖怪。点评:《荞中怪》是蒲松龄著作的《聊斋志异》中,卷一十篇,行文简短,寓意深刻。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老人机智勇敢的与象征坏人的鬼作斗争,最后因为没做好准备而被杀了的故事。本文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是一篇难得的知识性小故事。告诉我们,遇到恶势力,只要勇敢的站起来,机智的与之斗争,就不会白白的吃亏受欺负。捉狐
文章插图
孙翁是我亲家孙清服的伯父,向来很有胆量。一天正睡午觉,好像有什么东西上了床,就觉得身子摇摇晃晃像腾云驾雾一般。暗自思忖:莫非是魇人的妖狐来了。微微张开眼睛一瞥,只见那东西像猫那么大,黄毛绿嘴,正从脚边爬过来。伏着身子慢慢移动,好像生怕惊醒孙翁。顷刻间贴到孙翁身上,碰到脚,脚就痿了;碰到大腿,大腿就软了。刚爬上肚子,孙翁突然坐起,按住它将它捉住,掐住它的脖子。那东西急得叫起来,没法逃脱。孙翁忙呼唤夫人,用带子缚住它的腰,就拽着带子的两头,笑着说:“听说你善于变化,今天我在这里盯着你,看到底怎么个变法。”正说着,那东西忽然缩小腹部,一下子细得像根竹管,差一点逃走。孙翁大为惊讶,急忙使劲束紧带子,那东西却又鼓起腹部,变得有碗那么粗,带子怎么也勒不下去;手劲稍为松一松,便又缩了下去。孙翁怕它逃走,吩咐夫人赶快把它杀了。夫人慌里慌张四下张望,不知道刀放在什么地方。孙翁转脸往左示意刀的所在,等他回过头来,带子在手里只剩下一个空环,那东西已无影无踪了。这篇故事是《聊斋志异》原著里第一篇有关狐狸的故事。民间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狐狸作祟的传闻,不免让人心生恐惧,这个故事写了狐狸企图作祟,却被老翁捉住,虽然最终被狐狸逃逸而去,但是告诉了一个道理,狐狸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它也害怕人类的反击。这就等于给读者打了一个心理预防针,原著里虽然写尽了狐狸等妖魔鬼怪的形态,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可怕,尽管放心地读故事,在故事细细地体会寓意。这篇故事体现了人类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的情形,之所以让狐狸跑掉,恰恰体现了人类的仁慈胸怀。(节选自《聊斋志异》荞中怪、捉狐。图文无关,仅供参考。侵删)
- 姑苏林@宝玉给黛玉讲“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其实是在表白,你看懂了吗
- 常遇春@民俗故事:红门帘绿腰子
- 少妇$聊斋·瞳人语:重瞳人的诞生
- 帕子@《我的前夫是宦官》当我的丈夫是个宦官,我和他不得不说的故事!
- 笑刑!故事:古代最“温柔”的酷刑,用动物让人痛不欲生!
- 沪剧|十日谈|茅善玉:用沪剧讲好中国故事
-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古墓里留下一封给他的信
- 媚娘&聊斋艳遇|千年狐妖(一)
- 梨园|故人故居故事|梨园一曲、听松风处——闻名沪上的梨园公所
- |游江西永丰恩江古城,讲述欧阳修与两位正妻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