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论语》:君子与小人( 二 )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因此我们对交往的对象要尽量了解,不去迎合小人,但要选择有效的方式。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因为君子坦荡正大,小人行事多阴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要被真假表象所迷惑。
岳飞$《论语》:君子与小人
文章插图

一个人的言行和气质常常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孔子也在这些方面描述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孔子认为,言过其行为可耻,言行一致是美德。这也是孔子的做人原则,所以他建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就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这两句话也告诉我们行动胜过语言,孔子讨厌只说不做,或言语上信口开河,辞藻华丽,却不能付之行动或者行动上拖泥带水的人。
孔子尤其痛斥那些满口花言巧语,满脸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很少是仁德的—— “巧言令色,鲜矣!” 的确,如果靠言语给自己穿上一套漂亮的伪善服饰,用以掩饰内心深藏的不满和仇恨,这是很可怕的欺骗。
俗语说“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蚂蚁和麻雀同为小生命,一个勤劳辛苦,团结奋斗,不停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每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投机取巧,不会踏实做事。
从气质上看,“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也就是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有大志有定力,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气,有的是内心的风骨。而小人一有得志或意满,自媒自炫,张扬霸气,甚至处处攻击,他缺乏沉淀和涵养,缺乏对自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故很难做到由内向外的平和坦荡。
比方说,有人不管利用什么手段巧妙地获得一官半职,那气势,好像第一次见到阳光一样,举头抬胸,甚至走路都“横着走”。不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要把权利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对上层关系的维护比一般人要“变通灵活”很多,当一个人的业务能力低于他的职位时,不管他多么嚣张跋扈,势必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总有一天无法泰然自若。
岳飞$《论语》:君子与小人
文章插图

以上我们从公私动机、归因方式、用人原则和言行气质四个方面看了君子和小人的各种不同表现。就像篇首所讲,目的不是给某人定义为君子和小人,而是帮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认识人,同时认识自己,指导自己行为。 “倘不遇事,谁人不君子?” 这句话提示我们,我们看他人做事,先了解他的境地和无奈,心中有个度。
君子是孔子笔下理想的道德形象和修身目标,成为君子不易,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君子为榜样,成为一种笃定的生命力量,从内心,从言行,从每一个当下做起。孔子说“君子不器。” 君子的修行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在容量、形状或用途方面有局限,不应把实用和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处事待人都应以道义为准绳。换句话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比方说,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行为的准绳,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教书,绝不是只教知识,目标也不是纯粹考高分,更不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是牢记教书育人才是最根本的目标,是通过不同课程、教材、教法等达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