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二 )


文章图片

展览的呈现形式是“文化测量员”和“文明对撞机” 。 在策展人冯原看来 , 文化、文明 , 与人类的心智演化和生理构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尤其是在人类科技不断发展、数字时代降临的当下 。 因此 , 用神经科学的方法 , 即不断探索人类生理构造对人类行为产生的影响 , 去唤起人们对自身“文化反应”的关注 , 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进路 。 如今 , 科学技术的影响无远弗届 , 演化论、还原论、认知神经科学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路径 , 脑机接口、元宇宙更是成为了时下最为热门的话题 。 当人们思考这些关乎人类未来的宏大话题时 , 常常会忘记对周遭世界的“辨认”——正如辨认出“大地之脸”中熟悉的那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学校或一片形似自己故乡的土地)时那种欣喜的感觉——一种大脑多巴胺的分泌 。
新岭南文化研究的热忱就来源于此种辨认的“欣喜” 。 策展人冯原在“大地之脸”展墙上呈现的 , 即是一种对生活在岭南的人为何以及如何产生这种“欣喜”的思维指导 。 神经科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十分强调专业分工的学科只是内容的“外包装” , 以这种学科融合的手段 , 策展人想要告诉观众的 , 是从我们站立的土地上脱离出来 , 运用自己心智的力量 , 去辨认岭南大地之上 , 那些或苍老或新鲜的面孔——它们已经印刻到人们的文化DNA之中 , 而人类的心智赋予了他们辨认的能力 。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研讨会“第三只眼看岭南”是一种岭南观看方式的创新 。 岭南地区是一个融汇和吸收不同文化的培养器皿 , 它位于欧亚大陆最靠近南海的边上 , 位于五岭之南和珠江水系的出海口 , 诸多的地理条件汇聚起来并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 , 演化成近代三百年以来各种新式技术涌进中国的窗口 , 也成为被众多的第三只眼睛观察最多的地方 , 到了20世纪之后 , 岭南地区跃升为中国走向辉煌的不可缺少的先发之地 , 回顾这一进程 , 并不难找到把第三只眼睛的观察方法化约为自我文化的演化脉络 , 当然 , 由于20世纪历史的跌宕起伏 , 难免会造成各种断裂和分割 , 饶有意味的是 , 不论是融合还是分化 , 岭南地区总是一个从不会被遗忘的重要之地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现代化与工业化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 。 因此 , 身处在岭南地区的人 , 也就不一定是岭南文化的“当局者”了 , 于是我们需要以一种文化历史的视角 , 借助一些脱离了当局者视角的“第三只眼” , 来实现观看方式的转变 。 在1月20日的研讨会中 , 这种“第三只眼”的观看方式将会被引入谈话现场 , 在冯原的主持下 , 探讨多视角下的城市文化与精神根基 。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
文章图片

第三只眼|用“第三只眼”看岭南:巽美术馆“大地之脸”展览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