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 , 由中山大学教授冯原策划的新岭南文化研究展览“大地之脸”在巽美术馆开幕 , 从历史影像库中挖掘富含珍贵信息的珠三角文化“矿石” ,用当代艺术的方式再造岭南观察场域 , 试图转变观众的岭南观察视角 。
文章图片
这是巽美术馆首次尝试以“创作策展”的方式 , 呈现从观念到内容完全由策展人冯原创作的展览 。 展览将从“俯瞰大地之脸的心智基础”和“跨越50年的珠三角之脸”两个部分深入探析珠三角50年的变迁 , 并试图以当代艺术的形式打破固有的岭南观察方式 , 启发一种全新的、具有未来性的视角 。 展览开幕当日 , 以“第三只眼看岭南”为主题的研讨会在顺德美术博物馆2楼举行 , 研讨会由冯原主持 , 侯瀚如、姜俊、陈侗、朱荣远、刘志伟、费勇参与并进行专题演讲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展览创作前提——辨认“大地之脸”的心智基础 。 当20世纪现代性和工业化的技术创造了飞上天空的载具之后 , 人类也必然会把摄像头带到天空 , 使远古以来就得以形成的两种视线都成为在天空上实现的视觉成果 。 从地面出发向着天空的第一种视线如今已经变成了哈勃望远镜 , 照射到百万光年之外的宇宙边缘……而另一种朝向地面的视线 , 透过飞行器和发明和改进 , 从高空或太空中不断塑造和记录着全世界各地的“大地之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展览的时空背景是跨越50年的珠三角之“脸” 。 展览在当下的时刻所获得的机遇——把跨度50年的“大地之脸”的DNA加以还原、对照和分析 , 去呈现珠三角地区的空间——历史的演化之路 。 其实 , 这一50年跨度的探索可能涉及到几万年的过去——那是人类最早产生想象力的起点 。 当人们得以想象如鹰一样鸟瞰大地 ,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 , 那些在50年前或更早就散布在珠三角大地上的村落、祠堂等建筑的瓦顶构成最容易辨认的形状 。 如同远古的秘鲁高原上的纳斯卡线 , 珠三角的村落瓦顶一直向着天空发放信息 。
50年的跨度也正好跨越了现代中国的世纪之变 。 这个时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 在这片岭南的热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 于是 , 在经过了50年的跨度之后 , 尝试去分析和解释50年跨度的影像中保存的信息 , 复现那些刻印在大地之脸上的痕迹和疤痕 , 将大地的DNA归纳为类型和模式 , 如此将会带来一种跨学科的、穿越时空的视觉旅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封神大战!天庭三大战神,第三第二玉帝不敢惹,第一连玉帝也看他脸色行事。
- 行书|行书版《多宝塔》
- 山梅花!第十四届杭州超山梅花节开幕
- 图兰朵|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图兰朵》开启第十一轮热演
- 武松$水浒传:梁山好汉高手排名前10人,武松排名第八,关胜未入前三
- 袭人@冷眼看红楼:人心险恶能到什么程度?贾母早就打算让鸳鸯给她殉葬
- |冬夜诗雪与晨雪清梦
- 临河序@行书原来也可以这样美能满足你发现美的双眼吗
- 天下#一幅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书法,用笔独到,被称为“天下第六行书”
- 楷书&1000多字的“鸿篇巨制”赢得了第五届正书展满堂彩,成为传阅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