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禁&古往今来最大的“恶政”,曾在中国实行了三千年,对中国危害太大

可以说,《太平广记》对后来的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宋代以后,话本、曲艺、戏剧的编者,都从《太平广记》里选取素材,把许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编。例如演张生、崔莺莺故事的《西厢记》,有各种不同的剧本,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广记》里的它的素材《莺莺传》,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宵禁&古往今来最大的“恶政”,曾在中国实行了三千年,对中国危害太大
文章插图
在《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荥阳公的儿子在街上看到一妙龄女郎,并对其一见钟情,几经打听,才知道这女子叫李娃,是个风尘女子。于是,他便带着大笔金银造访,李娃的婢女连忙通报,说:“当初在街上假装丢了东西,原地逗留的年轻公子找上来了。”李娃何尝不对这位翩翩公子念念不忘?一对年轻男女相逢后,促膝长谈许久,直到日暮西垂,街上响起了宵禁的鼓声,这才依依惜别。李娃对年轻公子说道:“天色已晚,鼓声响起,是时候回去了,免得犯了宵禁。”而公子则回答道:“与你言笑晏晏,却没察觉太阳都落山了。这座城这么大,我又没有亲戚朋友,不知该去何处借宿。”李娃希望将心上人留住,便说道:“如果你不嫌弃我这偏僻,可以留宿。”于是,年轻公子便寄宿在李娃的居所。
宵禁&古往今来最大的“恶政”,曾在中国实行了三千年,对中国危害太大
文章插图
这段故事中所说的“宵禁”在许多朝代都存在过。“宵”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在唐朝首都长安,每天夜里都有执法人员敲鼓警示百姓。一旦长安的百姓听到鼓声,便知道“禁夜”已到来,需立即回家,不得在外逗留。而第二天一早,钟楼的钟声响起,则代表宵禁结束,百姓可以在日间自由活动。在唐人的《西都杂记》中有记载,每年只有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不执行宵禁。大伙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一年只有三天的夜生活,除了这三天外,老百姓必须每晚都守在家里,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相传,京城前门大街直到晚清都在执行宵禁,辛亥革命结束后才被废止。按这一时间作为节点推算,宵禁在我国古代持续了起码三千年。
宵禁&古往今来最大的“恶政”,曾在中国实行了三千年,对中国危害太大
文章插图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说:“晚上去哪儿是我的自由,我偏偏不管宵禁外出游荡,又能如何?”《大清刑律》规定:但凡违背宵禁者,在一更天钟声响完后,到五更天钟声未敲响这段时间内,在外逗留者鞭刑三十。有二更、三更、四更期间在外游荡者,鞭刑五十。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甚至,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地方官的内衙,清代就必须要交给地方驻军长官收执,即使是城里的最高级文官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出城,也要向驻军长官申领钥匙。同时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拦起栅栏,栅栏开有门,门口有关卡,设有类似于现代岗亭的“卡房”,由官府的衙役看守,不准通行。所以,有人说:宵禁是古往今来最大的“恶政”,笔者十分认同这个说法。所谓禁夜,其实就是统治者打着治安的幌子,光明正大地限制治下百姓的人身自由,它是统治者们最惯用,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历代这样规定的目的都说是为了维持治安,不过,最终得到的效果却是大可怀疑。那么,为什么统治者会使用宵禁这种专制手段呢?时至今日仍没有史学家做出考证。
宵禁&古往今来最大的“恶政”,曾在中国实行了三千年,对中国危害太大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