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上篇)( 三 )


吴忠波:江山难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固然有客观因素,但自身性格却起决定作用。古语劝君吃一堑长一智,亲朋谏他宁多思勿多言,但苏轼并没遵循和实践,有时恰恰是相反。
朱湘山:这些蹲过大牢,有过底层人的挣扎和彷徨,有过“草根”的自卑和无助,被押解回京,一路示众街市,蹒跚于乡野,领略过人性的卑鄙和丑陋,也体会过人间的高尚与美好,他经历过羞辱恐惧,也被众人仰视敬重,他接触过世界的高端文明,也见识过世间最暗黑的牢狱。但却未曾泯灭忧国忧民的情怀,始终保持一种人之初的纯洁天真。
吴忠波:源于湖州的“乌台诗案”是他人生难以逾越、见证人间苦难的牢狱经历。贬谪黄州又给他异常贫困但自得其乐的生存环境和过成诗的农耕生活。而赴汝州途中,寻找栖所却丢房弃地,颠沛流离又子夭妾痛,他那刚刚燃起的生命烈焰恰被冷水一激,浴火重生的家国情怀差点荡然无存。虽然朝廷允许常州居住,却又出而反而一纸任命登州太守,他还是服从大局、国家为重,重新踏上赴任的征程。
朱湘山:来到蓬莱的苏东坡,已然大彻大悟,一身轻松。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艺术才情又获得了一次飞跃和提升。
【 东坡@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上篇)】吴忠波:恢复太守职务的苏轼,自由转换人生角色,处困不惧,顺而安时,从生活到文化艺术,从家庭到民生国防,都是仕途中的又一起点,宧游里的又一提升。此阶段,无疑是他最快乐的幸福时光。
朱湘山:幸好,他还不曾衰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好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
与他们相比,苏东坡是幸运的,蓬莱,也因此“蓬门”生辉。
吴忠波:恰巧,他到登州正年富力强,人生半百,履职半载(尽管任上五日),对于登州来说真的是难能可贵。虽然此地不缺好官,“三贤祠”里也悬挂着前任登守李师中、马默等画像,但是苏轼的“五日太守”,其单位时间的功绩,及其历史影响力,那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未完待续,敬请赏阅中集)
东坡@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上篇)
文章插图
东坡@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上篇)
文章插图
东坡@青未了 | 在蓬莱:与东坡同行(上篇)
文章插图
壹点号海岛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