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骥旻@崔勇:中国“南海Ⅰ号”为何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典范?( 二 )
文章插图
2019年8月,“南海Ⅰ号”考古队工作人员对沉船的出水文物进行脱盐处理。中新社采访人员 陈骥旻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2001年,“南海Ⅰ号”发掘工作重新开展,当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崔勇:从学习水下考古到重新对“南海I号”展开发掘工作,我们花了将近10年时间。起初我们依靠GPS定位技术找到“南海Ⅰ号”的准确位置,之后4年做了七八次调查和试掘,发现这条沉船保存得不错,船上货物也很丰富。但“南海Ⅰ号”淤泥很厚,沉船被埋在了淤泥下面。由于能见度差,在这个地方做水下考古相当困难。如果只是把文物打捞上来,对考古研究来说没有任何进步。所以,我提出用整体提取的方法打捞沉船。广州救捞局的工程师吴建成提出用沉箱的方法,刚好能满足整体打捞的需求,试掘工作总算有个突破口。
当时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损失大量信息。这条沉船已没有强度,整体打捞对沉船船体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真正实施起来发现,最难的是吊放沉箱,沉箱有33米长、14米宽、500多吨重,水下定位非常难,而且放下水后再调整位置几乎不可能,所以必须一次放准,最后真的一下就成功了。为让打捞上来的沉船有地方放,在对“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同时建设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2007年,沉箱被顺利打捞出水并运入该博物馆。
文章插图
2019年8月拍摄的安置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南海I号”。中新社采访人员 陈骥旻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据了解,您和团队的实验室可以将采集的考古数据精确到毫米,依托这项技术,你们有哪些新发现?这项技术是否世界领先?
崔勇:我们将“南海Ⅰ号”放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里,在公众视野下进行考古发掘。另外,还搭建了国内最大的考古实验室发掘平台,采用激光三维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最先进的测绘手段,将采集到的考古数据精确到毫米,最大限度把信息保存下来。在没有技术瓶颈的情况下,我们想把事做到极致,“南海Ⅰ号”的发掘比绝大部分的陆地考古都做得精细,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水下考古能做到精确至毫米的测量。
目前,“南海Ⅰ号”的文物已清理完成,大约超18万件套,包括金、银、铜、铁、锡、陶瓷、漆器、玻璃器等。陆地考古除墓葬外,涉及的地层都是不同年代的叠压,反映的是时间上的纵轴。而通过“南海Ⅰ号”,可以看到同一时段里宋代人生活的横剖面,反映的是时间的横轴。这条沉船相当于把考古的坐标完善了。
“南海Ⅰ号”其中一个舱的淤土没有陶瓷器,把那块土检测后发现了丝绸蛋白,这意味着“南海Ⅰ号”也运丝绸,但量可能不大。食物方面就更丰富了,“南海Ⅰ号”发现大量装酒的罐子,还有咸鸭蛋、羊头、坚果、杨梅和稻谷,这些如果在水下发掘的话可能都保留不下来。此外,通过各种信息汇聚,这条船的精确年代得以确定,它大致在南宋中期淳熙十年左右,即公元1183年前后沉没。从考古学上来说,要判断一件文物的大致年代,需要参照物,因此能精确到具体年份非常困难。“南海Ⅰ号”上的文物不断建立年代标准,考古的时间轴就出来了。
文章插图
“南海Ⅰ号”正摄影像图。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采访人员:“南海Ⅰ号”的发掘和保护过程,对世界水下考古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 友人&“我在中国过大年” 外籍友人浙江温州体验中国年
- 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主题美术·书法作品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 蔡斌|中国女排选主帅,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蔡斌更合适
- 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著名书法家陈安祥——向全国人民拜年!
- 徐塗&「徐塗」|水墨一品-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
- 盛会@段兼善/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
- 张伯驹@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因故宫没钱收购,差点流落外国
- 中国传统文化@24位艺术家的作品碰撞与交融,探究抽象艺术在上海的一百年→
- 邮票|联合国发行中国农历虎年邮票版
- 台北故宫博物院@他们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